京华时报:环卫工雪天遭遇的两个细节

2010年01月08日 07:07   来源:京华时报    范正伟
    随着扫雪工作进入尾声,北京街道正在恢复正常,但一则新闻让人心绪难平:5日晚10点,东城区环卫中心工人王长荣倒在了雪地上,因脑出血被送往医院抢救。此前,他和同事们在工作岗位上奋战4天,每天休息不足5小时。

    罕见大雪面前,环卫工人可谓“浴雪奋战”“力不从心”,体力达到极限。凡在雪天出门的人,都能体会到这种艰辛。工作再苦也许是分内事,但“不足5小时”的休息时间,还是提醒管理者,注意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在这两天的新闻报道中,有关环卫工人的两个细节,尤其值得深思。一是遭遇:凌晨1点半收工,穿着工作服打车遭拒。“拦了四五辆都不停。”“不就是我们穿着橘黄色的工作服,身上有很多泥嘛!”二是感想:“早年,一下大雪,各家各单位都自发地上街扫雪,但如今很多人不再参与,有的人甚至不理解我们的工作。”

    无论是出租车拒载,还是市民退出扫雪队伍,都无形中延长了道路清雪时间,也加大了城市通行难度,可以说,从中“受伤”的不仅仅是环卫工人。

    现在的北京,平房、大杂院变成了高楼大厦,街坊邻居变成了一间间单元房,城市发展,让人们步入陌生人社会。从“熟人社会”走向“陌生人社会”,熟人评价体系稀释,给社会的组织与治理带来了新的挑战。由此也可以理解,为什么扫雪倡议书得不到应有的响应,为什么出租车司机在深夜拒载环卫工人。

    但是,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不仅是扫雪除冰,任何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人们的相互信任协作。时下流行的“公民社会”建设,其重要前提之一,便是公民参与。这种担当和参与,不仅是在特大灾害来临时的志愿之举,也体现在诸如扫雪除冰等的日常坚持中。
(责任编辑:年巍)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