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揭阳市大学生发展基金会成立。基金会把资助对象扩至符合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近2000名全日制本科生,将资助方式由原来的新生入学一次性资助改为动态管理,受助的大学生每月都可领取助学金200元。这是揭阳市首次建立普惠型长效助学机制,也是这个“财政穷市”在社会公益事业领域开始的新探索(据9月7日《南方日报》)。
与一些地方政府斥巨资大搞诸如“天价天桥”、“豪华办公楼”、“人工造湖”等形象工程不同,揭阳市却把有限的资金投向了资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的公益事业,都是有“造福一方”责任的政府,同是由纳税人辛勤奉献的血汗钱积累,公共财政的用途缘何如此迥异?何为真正的民生福祉,政府又该如何支配公共资源?揭阳市“普惠助学”的善举,或为地方政府作出了为民理财的榜样。
应该说,以奢侈浪费、劳民伤财为特征的“形象工程”、“面子工程”,早已为社会诟病、百姓不齿,但缘何却层出不穷、屡禁不止?究其原因,关键是一些地方官员的政绩观、民生观出现了偏差。他们想问题、干事情、作决策,首先想到的不是民生疾苦与民众感受,而是政府的“形象”、官员的仕途。由于任期有限且又渴盼升迁,总是喜欢追求外表鲜亮、立竿见影的显性政绩,而对那些打基础、育后劲、后人乘凉的隐性工作,尤其是对于投资大、见效慢、周期长的教育投入和人才培养,却往往缺乏热情、不屑一顾,热衷锦上添花,不愿雪中送炭。难怪人们常常诘问,与其花那么多钱摆花架子,何不拿来资助贫困大学生?
揭阳市也把他们建立的普惠型长效助学机制叫做“工程”,只不过是“爱心育才工程”、“思想道德建设工程”、“慈善生态营造工程”、“城市形象塑造工程”。其目的是把普惠助学、投资育才、倡树慈善、教会感恩等当作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当作打造充满关爱与自信、经得起群众和历史检验、全国知名“爱心之城”的“形象”而已。这既是对教育为本理念的深刻认知,也是对“不让一名大学生因贫困失学”的响应,更是对何谓“城市形象”的正确解读。“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真正涵义,不是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也非造型别致的地标建筑,而是深藏于民众心中的那份充满慈善、公正、信任的幸福感。
资助贫困大学生的善举不乏其例,但揭阳市的“普惠助学”却有着与众不同的亮点:一是变资助新生入学为关爱大学全程,让“圆梦”升级为“成才”;二是变一次性捐助为每月补贴,让大学生在感恩之余学会节俭与理财;三是把对象限定为未享受国家、学校、团体及个人提供生活补贴的学生,以扩大资助面,体现普惠性;四是通过设立大学生发展基金会以确保普惠助学常态化。由此看来,无论是就矫正地方政府热衷形象工程的扭曲政绩观而言,还是助推捐资助学活动良性发展考量,揭阳市的探索都不失为可资借鉴的有益探索。
(责任编辑:李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