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评论频道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曲子:美国页岩气公司股票更值得中国投资者关注

2012年08月19日 06:24   来源:中国经济网   

    据路透社最近对17家华尔街交易商的调研,63%的机构认为美联储会推出QE3。有13家交易商表示,如果美联储行动,时间应该是9月份。

    过去的8月9日,是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五周年的日子。这场被称为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重创了美国金融与经济。三年后,美国金融危机尚未完结,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又已登场。金融危机舞台未变但主角却已更换。目前,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反而成了世界经济舞台的主演。或许,这轮危机舞台的主演尚未进入高潮,下一个主角也要登场表演。

    但令人意外的是,美国股市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跌幅均超过了一半还多。而如今已在悄悄收复所有的失地,从2009年3月出现低点算,至今已涨幅超过100%且已接近历史高点。

    要回答美国股市现状或失业率谁更能代表美国经济未来,首先要看美国股市到底是泡沫(流动性推升)还是业绩增长支持的。

    从市盈率标准衡量,无论标普还是道琼斯市盈率都在13倍左右,完全符合历史长期平均水平。这说明股市没有泡沫或股市水平与业绩增长是吻合的。

    事实上,当我们更加仔细分析上市公司盈利状况的话,就会发现美国上市公司的盈利的确不再完全受美国经济的制约。标普500指数成分股公司的收入来自海外的占比,在2010年就达到46.3%。对于科技企业来说,这个比例超过了一半。最为典型的就是苹果公司,目前该公司海外收入增长超过了本土。这也解释了纳斯达克为什么会创出11年来的历史新高了。

    事实上,美国股市已经进入到了新的阶段:只有一半代表美国经济;另一半代表全球经济,主要是新兴市场。

    美国经济的未来趋向更好还是会进入二次探底呢?

    笔者是坚定看好美国经济复苏者之一。其一,美国是全球最具自我纠错的经济体制和市场;其二,再工业化使制造业近年来一直在回流美国;其三,美国能源正在发生巨变——页岩气革命将会给美国本土公司降低运营成本;其四,美国资本市场一直在给新经济和科技创新提供其它市场无法无法提供的支持;其五,美国房地产调整已经7年平均跌幅超过30%,而今年回暖迹象日趋明显。

    美国经济未来同样存在风险,这个风险更多是来自美国的“财政悬崖”。

    笔者认为美联储在9月12-13日推出QE3可能性极小。毕竟QE3是美联储的最后筹码非不得已不可乱用。但有可能会推出“卖出国债买进MBS”的扭曲操作。

    由于美国“页岩气革命”给美国能源和工业成本带来的变化,德国、法国和日本的媒体都纷纷给予了极大关注。对于中国的投资者而言,他们已经开始更多关注美元走向了。因为越来越多的投资人已开始选择投资美元和美元资产了。但中国投资者更多选择了买进美国房产。美国房地产公司和页岩气公司股票更值得关注。

    中国的投资者也应该开始关注全球资本市场的趋势与变化了,因为从全球俯视投资机会,会更有可能规避风险和把握最佳投资机会。(曲子)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

 

QE3消失无影 中国喜忧参半

美国能源格局“突变”对中国经济的警示

(责任编辑:李志强)

分享到: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观察家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