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问政”,近两年逐渐火爆起来,比如江苏南京已办多年,广东省今年办了,武汉市连办两年。近日湖北省也办了一场“电视问政”,被问的是五个厅的“厅官”,先用电视短片反映问题,再由市民、专家及人大代表逼问“厅官”看法及处理意见,据说有两位“厅官”现场认错。
面对“电视问政”,各地都有官员直叹压力大,有些人还弄得满头大汗。官员面对上级痛斥,满头大汗并不稀奇,但现在被一些市民和专家问得满头大汗,这是一种新情况。而在官员满头大汗的背后,是“电视问政”模拟了一种公民在场感。在场的市民和专家,不是官场中人,他们只问是非,要求解决问题,这构成对官员的压力。
这种“公民在场”,对应着一种过大的官员自主性,他们掌握办事的进度,对于各种是非有着依人性倾向于自利的判断。相应的监督,是内部的,因而难免带着几许圆滑世故,如果出事了,监督会跟上来,但已是事后诸葛。对官员的评价,一般通过年终总结、数字化考核而来,由于信息不对称,这种官方评定与民间口碑经常落差较大。
但是官之于民,固然官员做事的结果具有决定性,而官员决策、执行的过程跟司法一样,如果缺少程序性保障,往往难有好结果。对于官员,向有“做大事不拘小节”、“看主流”之说,结果虽然民众啧有烦言,有的官员却可能“主流是好的”,特别是当这种评价出自“内部”的时候。但老百姓看重的不是年终,而是在日常事务中评判公仆,并形成他们对政府的整体观感。
“电视问政”的价值就在于,它跳出了评价官员的年终总结模式,介入过程,直面问题。官员的声誉,不再是以一年或一个任期为限来慢慢打磨,而是被“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个或者一系列问题摆在面前,官员必须像医生那样,马上作出分析判断,现场开出处方。市民与专家就在提问席上,这是一个“场”、一个监督与制约权力的场,官员不按规则出牌不行。
这样一个监督权力的“场”,也意味着监督是当下的,是针对一个个具体问题的,因此监督是时效性的。有一种说法,谓“政声人去后”,它拒绝当下的评判。官员不是一件一件地做事吗?拒绝就事论事,要到年终才去监督,要等出事后才来批评、谴责或处罚,其实于事无补。民众活在当下,他们要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所以对官员的监督跟新闻一样,时效性是第一位的好品质。
“电视问政”带给我们的,是对官员实施监督的在场感和时效性,但它显然带有某种模拟现实的特征,带有试验性质。不过,这种电视镜头前的试验,已经向我们展示了一种有在场感、有时效性的监督的威力,具有推广运用的巨大潜力。既然它如此有用,我们何乐而不推广运用之?民众在场,公仆变得更加认真负责,这其实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