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多地大面积虫害 要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

2012年08月15日 09:36   来源:中国网   丁洪峰

  近几天来,微博上多位网友发出求助,反映吉林多地出现大面积虫害,农民束手无策。目前,受害地区包括农安、德惠等县市,且新的虫灾地区名单不断刷新,受害面积不断扩大。(每日经济新闻8月14日)

  据悉,除了吉林,河北、内蒙古等地也出现黏虫灾害,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测报网监测数据称,初步统计,全国黏虫发生面积已超过3000万亩。虫害重灾区或将引发玉米减产甚至绝收。

  虫灾带给当地农民的烦恼还不单是减产绝收,更有成本的上涨。突如其来的虫灾让人恐慌,为了维持收成,农民不得不大量喷洒农药,而此时无论是农药还是喷药机械,价格都一路飙升。有的地方喷药用的“高架车”供不应求,售价由每辆1.5万元猛增到2.4万元,而“打药一公顷涨到300元”,农药价格几天时间里便上涨30%。可以想象,如此情况下,农民即便能通过喷药等努力勉强维持玉米收成,恐怕丰收后也很难赚到钱。

  对于虫灾,多名农业专家表示与气候有关。有农业专家分析,气候条件是诱发黏虫灾害的重要因素,“今年吉林省中部地区雨水比较充足,土壤湿度和田间湿度都比较大,这样的气候条件最适合于黏虫的生长发育。”而近几年来,因为气候灾害,比如干旱、洪涝、冰冻等情况,给农业生产造成巨额损失的情况并不少见。单以今年的情况看,多地遭遇暴雨洪涝灾害,农田被淹被毁等,就给相关地区民众造成不小的损失。

  一方面,近年来农药、化肥等农资价格不断攀升,受气候、病虫害等影响较大,农民自身应对乏术,另一方面,我国粮食价格长期低于国家粮价,虽然为保护农民种粮收益,国家出台了最低收购价等政策,但各地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存在种种问题,比如有粮难卖的丰收烦恼,使得即便丰收,农民也很难获得好收入,而粮价下跌,农民则成为首当其冲的受害者。种种情况,导致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不断被挫伤,这不能不加以警惕。

  农民种粮积极性降低,不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同时,气候灾害影响粮食减产,流通环节费用较高等,都会推高粮价,引发通胀担忧。如果再加上游资炒作,无疑会推动粮价的快速攀升。

  农民种地不容易,现在愿意种地的农民也越来越少,其中种粮收益偏低、风险较高,相关农业补贴被快速上涨的农资价格所消化等,都是重要原因。农民的困境就是农业的困境,在气候、病虫害等灾害下,相关部门更应积极帮助民众应对此类风险,注重科技应用,做好病虫害防治预案,继续完善补贴机制等,稳定农资价格,通过各种措施保护农民的种田积极性,化解农民的无助。总之,不能让农民总是在病虫害侵袭、农资涨价等的困境下无力又无奈的应对。

(责任编辑:年巍)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