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栋:居民收入增幅跑赢CPI不等于“跑赢”幸福

2012年07月31日 06: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据媒体报道,截至昨日,全国有28个省区市公布了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数据。记者昨天整理发现,28个省区市的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速均大于其CPI指标。其中,上海、浙江、北京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青海垫底。从增幅来看,宁夏增幅最高,达14.4%。(7月30日《京华时报》)

    “你可以跑不过刘翔,但不可以跑不过CPI”,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居民收入增幅和CPI的关系。现在看来,28个省区市的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速均大于其CPI指标绝对是一项利好。

    然而,尽管跑赢了CPI,可几乎同以往的“人均”数据出台一样,不少网友还是感到“被增长”、“拖后退”、“不相信”。或许,因为统计口径不同以及其它因素的影响,难免有此感受。不过理性看来,居民收入确实是在不断增长,有的幅度还不小,这也是事实。问题在于其相应的购买力增长了多少,口袋里的钱经不经花。收入跑赢CPI,“跑赢”了幸福没有?

    以重庆为例。按统计部门的说法,上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主要来自工资性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达50%以上。这主要“得益”于年初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此外,还有企事业单位规范了津贴、补贴,一些业主在房屋出租方面收获的“投资收益”,物价上涨带动用工价格上涨等几方面因素。

    这里,“最低标准”是个啥概念?上调的部分有多少?津贴补贴数目也不大,占比不会很高。至于房屋出租,恐怕就更不值一提了。这也要被统计到居民的人均收入里面,似乎有些牵强。要知道,靠房屋出租而实现其可支配收入上涨的“业主”全体居民中能占多大比例呢?

    倒是物价上涨,“百元大钞不经花”值得注意。先看房价,上海以人均可支配收入20689元排名榜首,那么请问,即便居民不吃不喝,收入全部“支配”用于买房,半年能买几平米?假如仅够换得个把平方,即使收入增长了13.3%,又值几何?而北京呢,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8154元,也不算少,可对比房价,还是少得可怜。

    再看其他,比如结婚花费。近日,有网友晒出30年来不同时期的结婚账单,感叹如今成本太高,“婚不起”。30年前,一个月工资三四十块,花大几百元就能办个体面的婚礼,相当于两年的工资;如今,月工资三四千块,结婚却要花大几十万,相当于不吃不喝工作二十年。工资涨了100多倍,但结婚成本却增加了1000倍。现在结婚虽然不无“讲排场”的因素,但其隐含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

    年初,全国政协委员崔永元谈到人们总是感觉自己不幸福时指出,如果看收入数字,肯定是比以前高了,但挣钱的增幅赶不上物价的增长,“所以很难在钱这方面找到幸福感”。崔永元感觉自己“最富裕、最像百万富翁”的时候,是1986年刚参加工作,每月工资大概80块钱的时候,而今每月过万甚至更多,却经常感到“钱不经花”。

    崔永元的感觉在某种程度上道出了收入增长的“真谛”,这就是“被增长”事小,“不经花”事大。对此,有关部门必须“睁大眼睛”,充分看到居民收入增长背后的真问题并着力加以解决,绝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更不能满足于看似光鲜的“名义增长”。殊不知,相较于物价翻倍上涨以及购买力的下降,居民收入这有限的增长太微不足道了。不解决“不经花”这个事关重大的问题,即使居民收入增幅跑赢CPI,恐怕还是难以“跑赢”应有的幸福生活。

    有专家认为,当下全国各地都在采取相关措施稳增长,居民收入水平也会有所增长。下半年随着稳增长系列措施的实施,企业利润下滑或得到适度缓解,用人单位的涨薪预期有望实现,居民可支配收入仍会增长。这当然让人充满期待。但这一系列的增长,究竟幅度有多大,能否为居民带来看得见的利好和幸福,还需拭目以待。(张国栋)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新闻:

 

28地人均收入增幅跑赢CPI


相关评论:

 

“跑赢CPI”需理性看待


最低工资不是拍脑袋来的


居民收入跑赢CPI,需冷静看待

(责任编辑:武晓娟)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