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晚报:立法能坐实高温补贴吗?

2012年07月06日 08:15   来源:武汉晚报   鲁珊

  随着夏季高温的到来,“高温补贴”开始受到关注。与往年不同,今年有一部新修订的《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实施。就制度意义而言,这是我国首次在防暑降温上的立法,从而取代了暂行了半个多世纪的“防暑降温条例”。

  热,真会热死人。2010年,济南、安徽等地都曾有户外工人中暑死亡。2011年,山东有一名环卫工中暑死亡,这些极端事例背后,是每年大量在高温中挥汗如雨的户外工作者。

  过去,“立法”被认为是高温保护的一道坎,暂行了50年,语焉不详的“条例”成为众矢之的。

  今年,终于立法。然而,“高温病”药到病除了吗?新法于5月通过,但是,据最近京、沪、广多地媒体调查,能领到高温补贴的户外工人不多,甚至很多人并不知道,补贴现状与过去相似,国企、事业单位、机关执行较好,私企执行较弱——仍是高温的没补贴,补贴的没高温。

  这种情形,大概也是意料之中。我们的很多问题,没制度的时候喊缺制度,有了制度发现并不是制度的问题。

  不妨设想,快递员是计件提成,他向谁去要高温补贴?建筑工人按天计酬,高温放假,他自己都不答应,要知道,绝大多数户外工人都是计件工资,月底年底他们能拿到钱,不用艰苦讨薪就算不错了,还敢奢望高温补贴吗?

  私企执行力最弱,因为他们本身也最脆弱。法规说,不执行要向企业追责。但曾有企业反问劳动局,放了假,误了工期,发了钱亏了损怎么办?

  高温保护不力,立法并非关键原因。我曾翻阅新法前的各地方法规,虽然金额有高有低,办法有东有西,但总的来说大概都有个具体详尽的土办法,只是大都躺着睡大觉呢——正式立法就能一蹴而就吗?

  我想根本的原因不在法规本身,也不是执法不力,还是工人无法维权。你能想到一个争分夺秒的快递员花几天时间跑政府机关去捍卫一瓶冰可乐的权利,而且还不一定成功?你能想像“临时工”冒着砸饭碗的危险为了一点高温补贴去跟包工头谈判吗?当连“年底讨薪”都会成为老病根,“高温补贴”显然很难被立法治愈。

  高温补贴只是劳动者尤其是体力劳动者权利保护的一个缩影。核心问题在于“工资靠市场,博弈靠工会”,有真正属于劳动者自己的,强大高效的工会,也有小企业层面上属于他们的工会,立法者,执法者,监督者互相博弈——在这样的框架下,各方权益,尤其是弱势的劳动者权益,包括高温补贴才会坐实。

(责任编辑:李志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