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4000万打水漂 地方财政预算让人情何以堪

2012年06月27日 13:10   来源:中国经济网   

  新闻背景:

 

  2010年,海南三亚市中级人民法院预算4000余万元装修办公楼。在装修过程中,大楼主体出现倾斜,成为危房。检测结果显示,该办公楼楼体因装修严重超负荷。目前,该楼已停工一年多后仍未处置。三亚市规划委员会同意三亚中院择址另建新楼。(6月26日《中国青年报》)

 

4000万装修出危楼的三个疑问

 

  为何要花费4000万巨款装修?又是什么样的装修单位,能把大楼装修成危楼?相关部门的检测结果是:“大楼楼体严重超负荷”,即在改造、装饰过程中,加装了过重的钢结构和使用了过多的大理石等装饰材料,使得大楼原有的地基无法承受新增的压力。这就不得不让人发问:大楼对材料的承受力有多大,是否具备大量使用钢结构和大理石材料的条件?这些问题在装修之初,难道没有做过评估吗?这其间的责任,到底该由三亚中院的决策人来负,还是由装修单位承担?

 

4000万元搞垮法院大楼,值得!

    只花了4000万元就能搞垮法院大楼,值得!三亚中院计划将大楼由内到外装饰一番,以改变它的形象,因为设计计划一再变更,装修预算也从最初的1800多万元逐步增加到4000多万元。幸亏大楼及时出现倾斜成为危房,否则装修就还要继续,谁知道设计计划还会不会变更、谁知道装修预算还会不会追加?现在,纳税人终于可以长出一口气了:垮得好、垮得妙,兜里那俩小钱保住了

且看“办公楼装修成危房”如何收场

 

  三亚中院办公楼的遭遇,更像是某种社会现象的一个缩影。例子可以信手拈来:投资3500余万元的重庆万州“三峡明珠塔”,瞬间就灰飞烟灭;财力只有3000多万的内蒙古清水河县,2000年计划斥资60亿元建新城,结果留下一堆“烂尾楼”;应抗“百年一遇”洪水的浙江衢州长风大桥竟然弱不禁风,不得不重新修建……令人遗憾的是,凡此种种“浪费”事件总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鲜有人为此负责

 

“4000万压垮办公楼”不只是个笑话

    如同穿着金缕玉衣摆阔一般,把大楼装修成危房离不开两个要素:审美异化、不差钱。办公大楼,是个办公的地方,仅此而已,只要方便服务公众已然足够,实在无须多么富丽堂皇,多么夺人眼球。但一些地方官员并不这么认为,他们不但想让办公大楼雄伟气派,还时常加上一些匪夷所思的个人创意。于是,有的像白宫,有的像故宫,有的像古罗马建筑,有的像泰姬陵。知情人士透露,三亚中院的装修工程,主要领导除了想让大楼从内到外焕然一新之外,还计划在外立面和楼顶增添一些钢结构挂件

4000万装修成危楼如此败家令人叹

    最可怕的不是谁是败家子,或有多少败家子,而是败家子没人管,甚至各级审批者、监管者大家合伙败家。而如此背景下,也就不只是一个法院机关一下子烧尽4000万元,而是机关装修成风、大兴土木成癖、奢华成性的群体性动作

装成“危房”的 何止是办公楼?

    大楼变危楼的过程让人深思,为什么大楼的改造计划和预算能够一变再变,极其随意地变,谁批准的?有没有对这笔预算进行公示?还有,为什么这么多钱投入改造了,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却没有人承担责任。往轻了说,这是决策失误,往重了说,这是在浪费纳税人的钱财,对于这种行为,没有一个明确的答复,正常吗?所以,表面上,让人忧心的是一栋办公楼变成危楼,实际上,是财政预算等方面的监管存在诸多漏洞,而让人感到岌岌可危


把好楼装修成危楼也是权力病

 

  至今我们也没有看到有人对其负责。如果是装修工程队不按照计划装修,就应该追求他们的责任。如果有关设计单位没有遵循科学,在制定改造、装饰计划中有问题,就应该追究他们的责任。如果是有关干部不遵循科学决策,让装修、队按照自己意见装修,那就应该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乱花公家钱,必须有人管

    对于办公楼装修,相关规定清清楚楚。今年3月,国务院第五次廉政工作会议就强调,严格控制行政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修建装修办公楼等楼堂馆所,禁止超标准使用和豪华装修办公室等。不论三亚这栋办公楼是否属于“豪华装修”、是否符合相关规定,都已在事实上造成了公帑的浪费,暴露出相关领导在决策、规划和执行时责任感的缺失

  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从1800万飙升到4000万的地方财政预算,让人诧异之余,更暴露出现有地方财政预算监督过程中的诸多问题。

  据法律规定,地方各级政府预算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但每年3、4月召开人代会时,用以批准上年预算执行、下年预算(草案)的时间不够宽裕,导致大多数代表难以深入把握真实的财政情况。而且,相关的审计单位隶属于地方政府,在多重因素影响下,地方财政预算的监督很难取得实效。

  要想解决问题,必须优化监督过程。例如尝试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相分离,避免因权力寻租而出现预算不公的现象;灵活运用综合预算、零基预算、标准定额预算等多种预算办法,提高审计效率;进一步完善法制,问责常态化,从而推动地方财政预算步入合理规范的运作轨道。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

(责任编辑:王雅洁)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