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评论频道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郭夏:王老吉品牌大战中的“红与黑”

2012年06月08日 06:58   来源:中国经济网   
    王老吉品牌之争让我联想起中国人关于“红与黑”的小幽默:中国人眼是黑的,心是红的,一旦看到发财机会,眼一红心就变黑了。

    王老吉品牌大战让广药集团和加多宝集团很上火。

    红底黄字的易拉罐包装,朗朗上口的“怕上火,喝王老吉”的广告语,加上巨额广告投入和公关投入,加多宝集团通过出色的品牌营销策略,让“王老吉”从不知名的地方凉茶品牌,变成了价值上千亿、深入人心的强势品牌。而广药集团原有的绿纸盒装王老吉,由于缺乏有效的广告宣传,销路一直不好。

    但是,加多宝集团负责人为了延长王老吉品牌使用权,不惜通过母公司鸿道集团违法行贿广药原总经理,给广药集团发难收回王老吉品牌使用权留下了致命的把柄。

    广药集团早就眼馋红罐装王老吉价值上千亿的品牌资产了。最初,二者签约使用王老吉品牌,广药集团使用绿纸盒包装销售王老吉,加多宝集团使用红罐装销售王老吉。现在,广药集团不肯死守绿盒王老吉的老套品牌,力图夺取红罐王老吉创造的品牌市场和获利空间。广药集团与加多宝集团之间的王老吉品牌之争从以往的红绿之争转变为红罐主权之争。

    广药集团不惜采用自曝家丑的方式来夺取商标使用权。前不久,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已经作出裁决,裁定在原广药集团总经理李益民收受鸿道集团贿赂后签订的两份“王老吉”商标使用许可协议无效,鸿道集团停止使用“王老吉”商标。广药集团表示,将以加多宝侵权为由,启动涉资高达75亿元的索赔程序;加多宝也不甘示弱,提出“反索赔”,双方大打出手。

    为了尽快把加多宝集团苦心经营升值的王老吉品牌权益归为己有,6月3日,广药集团推出了红罐装王老吉,把品牌大战加温到“白热化”。这种做法立刻遭到的强烈反击,6月4日,加多宝集团在官方网站上发布了“严正声明”,言辞激烈地指责广药集团推出红罐装王老吉属于侵权,并要求广药集团立即停止“搭便车、寄生性使用等一切违法行为”。加多宝还表示,“红罐”、“红罐凉茶”、“红罐加多宝”、“红罐王老吉”在消费者当中产生了“第二含义”,获得了特定指向性,成为受法律保护的特有名称。

    如果说加多宝行贿维持王老吉品牌使用权是要钱不守法,那么广药集团倾轧加多宝的品牌权益则属于要钱不要脸。 

    商有商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广药集团“黑心”独吞红罐品牌的做法令消费者很闹心,这种充斥着黑心商道的凉茶,即使冠以王老吉商标,也不一定能得到公众的认可。(郭夏)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

 

“收藏最后一罐王老吉”的忧伤

 

王老吉究竟有没有错

 

加多宝对“王老吉”的贡献如何保护

(责任编辑:王雅洁)

分享到: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观察家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