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浩俊:从格力、上药事件看国企如何真正走向市场?

2012年05月31日 06:24   来源:中国经济网   

    近日,证券市场发生了两起事关国有企业的消息,引起了包括股民在内的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

    一是在格力电器日前召开的股东大会上,大股东与机构、散户展开激烈博弈,由国资委提名的董事周少强因遭到机构、中小股东激烈反对,最终被否决。这也是近年来很少出现的现象,毕竟,大股东委派的董事,一般情况下机构和小股东是很难推翻的。尤其是国有控股或相对控股的企业,这种现象更难发生。这是不是可以认为是市场力量战胜了非市场力量、市场手段战胜了非市场手段?

    二是上海医药董事长、副总裁先后辞职,引发上海医药股价连续大幅下跌,以至于大股东不得不以增持来维稳。而从市场方面传出的消息看,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公司内部的争斗,争斗双方一个是市场派,一个是非市场派。作为市场派代表的吕明方,虽然贵为上海医药董事长,理应在企业决策方面有更多的话语权,但却败给了非市场派代表、总裁徐国雄,更确切地说,就是败给了现有的体制和机制。

    事实也是如此,无论是格力还是上药,都是国有绝对或相对控股,都存在市场与非市场交织的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下,完全执行市场规则,不可行;完全不执行市场规则,也不可行。最终的结果,就是效率低下,资源浪费严重,甚至企业内耗不断。

    对格力来说,国资委委派的董事在股东大会上被机构和散户联手否决,一方面,说明格力的市场化程度已达到一定水平,已经开始逐步向现代企业制度过渡;另一方面,则说明权力之手仍在时不时地对企业进行一些干扰,制造一些麻烦,仍想绝对控制本应由市场来衡量与分析、研究与判断的企业,而不是真正以出资人的身份,按照自己在企业中的股份情况,正常地参与企业的决策和管理。

    对于上海医药来说,情况就更为严重了。其高管的安排,本身就已经为今天的内斗埋下了伏笔,留下了隐患,甚至可以认为是一种故意为之,即通过这样的安排,让行政权力能够随时插手和左右企业的经营、人事安排甚至决策。在这种制度框架和机制构架下,投资者的利益被完全忽视或忽略不计了。一个表面十分光鲜的企业,竟然被一篇报道弄得体无完肤,让投资者十分惊慌,可能不只是因为投资者过于胆小谨慎,而是企业本身存有让投资者容易惊慌的漏洞。

    应当说,无论格力还是上海医药,近年来的扩张速度都是相当快的,账面上的效益也是较好的。但是,却又时不时地会冒出一些负面消息,其中很多都是与市场规则格格不入的。如格力与美的之争,就完全是一种缺乏市场理性、缺乏基本职业道德、缺乏现代企业制度意识的无序竞争;而上海医药出现的内耗,就更为市场经济和市场规则所不容了。

    从这方面来看,国有企业与市场之间的距离还很远,国有企业的体制和机制与市场经济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何时才能真正融合,值得好好研究和探索。

    近日,国务院国资委发布指导意见,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国企改制重组。虽然意见具有突破性的地方不多,但毕竟体现了管理层的一种姿态。关键是,在操作过程中,是不是会在更大的范围内有所突破。因为,下一步的国企改革,更多的要触及垄断、国有绝对控制等领域,如果也像上海医药这样进行改制和重组,要想得到民间投资者的信任和呼应,难度很大。

    国有企业唯有真正走向市场,按照市场规则建立企业的运行机制、经营体系、决策程序,让股东掌握话语权,让董事会决定企业的各项决策,才能成为合格的市场经济主体,并在市场竞争中增强竞争力和发展潜力。(谭浩俊)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

 

国企的困惑


国企在公益与市场间的抉择


中国国企不是“非市场性”代名词


国有企业改革:“完全退出”不可行

(责任编辑:武晓娟)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