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社保基金安全需保值增值

2012年05月30日 10:43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殷楠
    最近,社会对如何在维护社保基金安全的同时实现基金保值增值的讨论不绝于耳。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是中央政府一项重要的社会保障战略储备,主要用于弥补今后人口老龄化高峰时期的社会保障需要和其他社会保障需要。笔者认为,所谓社保基金安全,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社保基金实现保值增值。只有社保基金保值增值了,我们才能说社保基金安全了。

    在建立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同时,中央政府设立了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负责管理运营来自中央财政预算拨款、中央财政拨入彩票公益金、国有股减持或转持划入资金或股权资产等资金组成的全国社保基金。从目前运营情况来看,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尚令人满意:从2001年至2011年的11年里,全国社保基金共实现投资收益2847亿元,年均收益率为8.41%,比同期通胀率高出6个百分点。相比之下,分散在各地的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包括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新农保、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累计结余近2万亿元,由于只能存入财政专户,扣除通货膨胀率,年均收益率为负数,实际上处于贬值状态。

    这样的成绩确实令人眼前一亮。但不能忽略的事实是,期间我国A股经历了一轮大牛市行情,2006年,上证指数从1100点起步,于2007年10月16日见顶6124点。社保基金会于2003年6月开始投资股票,股市的上扬给社保基金带来了丰厚的收益。但如今在股市并不明朗的情况下,社保基金的投资收益必定不如往日般辉煌。同时也应该注意到,2011年基金投资实现收益431亿元,实现收益率5.58%,仅略高于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0.08个百分点。由此可见,随着市场的变化,社保基金会必须改变投资策略、改善投资运营布局、分散投资风险,才能继续实现保值增值的目标。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社保基金会应加大对实业的投资力度,积极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以追求长期较好的收益。

    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社保基金中股票资产占32.39%,实业投资仅占16.31%。而我国的实体经济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很多央企面临着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契机,公共设施建设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放,其他包括老年服务设施、保障性住房等改善民生项目同样需要大额的投入。根据目前全国社保基金的资金来源测算,按照现行有关规定,预计从2012年到2015年,全国社保基金用于实业投资的最高规模可达2500亿元,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如果社保基金作为战略投资者入股央企,或者拓宽投资渠道进入到更多的实体经济中,不仅可以服务实体经济、促进实体经济发展,而且还可以长期获取稳定的投资收益。再进一步说,股市是信心的体现,实体经济发展了也会促进股市的上扬,股市的收益将反馈给社保基金,最终形成良性循环。

    此外,社保基金会还应稳定推进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投资。社保基金可重点选择一些具有优良的投资回报历史、管理团队比较优秀、具有较好的项目储备的股权基金开展投资。通过加大对股权基金的投资力度,既可以分享我国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的发展成果,也可以促进我国社会直接融资渠道的拓展,有效地支持国民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

    总而言之,保值增值是社保基金安全的必要条件。相信社保基金会在坚持审慎投资的方针下,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社保基金投资策略,实现资产配置多元化、科学化,以确保我国能自如应对老龄化社会的来临。

(责任编辑:白羽)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