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束鲜花,几片纸钱,几个深深的鞠躬,或者几个跪拜,都能充分表达对先人的无限怀念和深切哀思,也能展现后人的孝道。因为,情是无价的。只有充满深情的怀念,才是真正的怀念,才是真正的孝顺。
如果孝顺被物质绑架,思念为奢侈左右,也就失去了“孝”和“思”的本意,祭奠行为,也就变成了一种形式、一种做作。
不管你相信不相信,也不管你承认不承认,包括你我在内,如今的许多祭奠行为,正在越来越多地被形式所充斥、被做作所取代。对先人的缅怀和追思,更多的不是用情、用心,而是用不着边际的物质。
于是,清明不再是表达哀思的节日,而是比拼奢侈祭祀品的机会。从前些年的美元、电视机、电冰箱、手机,到现在的电脑、汽车,甚至飞机,几乎人类所有的高档生活用品、交通工具、办公用品,都可以在祭祀口销售市场看到,且价格越来越高,越来越没有边际。
很多人抱怨,清明祭奠已越来越让人承受不了了。因为,别人购买高档祭祀品,你不买,就会被看作不孝。为了“孝”,宁可生活节俭一些,也要买些奢侈祭祀品。
而在农村,除了奢侈祭祀品之外,每年的清明,墓穴改造也成了比“孝”的一种方式。把原本是用土地垒起的墓穴,用水泥砌起来,面前再立上一块大大的碑。而墓碑就更有讲究了,水泥的,普通石块的,花岗岩的,汉白玉的,甚至更高档次建筑材料的,不一而足、应有尽有。
殊不知,那些已经逝去的亲人,有几个不是崇尚节俭、朴素的,有几个不是要求自己和后人不要奢侈浪费的。当后人用奢侈来祭奠他们的时候,他们能感受到多少真情和实感呢?又能体会到多少真正的孝顺呢?
而事实上,中华民族的“孝”,从来都不是放在物质上的。恰恰相反,对绝大多数老年人和长辈来说,后辈对物质的过度追求和奢侈,才是真正的不孝。因为,这样的生活方式,不仅让“穷人”难以翻身,也会让富人瞬息之间变成穷人。
真正的“孝”,是把对先人的怀念和思念,放在心里,用在“按照先人的要求去生活、工作和学习”,体现在“做一个对社会有用、为先人争光的人”。
清明,本意就是一个清、一个明。被物质绑架、被奢侈左右,就不可能清,也不可能明。如果再夹杂一些不健康、不文明的东西,清明也就变成混沌、混乱、混杂了,什么孝顺、孝道,也就完全成了借口了。
所以,在清明节到来之际,希望每一个真正有孝心的人,还是把心放平和一些,用最简单、最朴素的方式,表达最真诚、最虔诚的情。让自己和逝去的亲人,来一次心灵对话、情感交流。
(责任编辑:王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