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书取乐,对不起那些年的珍贵

2012年04月01日 07:10   来源:红网   周舜莹

  古有焚书坑儒,今有焚书坑爹。3月9日,湖南湘潭湘机中学一次晚自习的意外停电,引发学生集体烧书、丢书、撕书,学生称把心里积累很久的怨恨都发泄出来。据悉,该校每周只有周日上午半天假,学生称这半天只能睡觉。调查发现,湘潭多家学校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补课。(3月30日《央视》)

  焚的不仅是书,更是现行的应试教育,磨灭个性的选拔机制。长期以来,中国的学习观都离不开一个苦字。“学海无涯苦作舟”、“十年寒窗苦”……学习被当成了苦差。又“苦”又“逼”,学生的兴趣还从何谈起。实际上,真正的学习是愉悦的,全身心投入的。只对结果有兴趣,才会让过程充满痛苦。像被贴“小陈景润”标签的刘路,他埋头于数学文献中,不是为了刻苦而刻苦,而是发自内心的需求与热爱。可惜的是,不是所有人都能像他那样,看淡分数专注兴趣。为了生计,为了得到身份认同,大多数人只能投身题海之中。

  没有了对知识本身的兴奋探索,只为了考试地做题,肯定充满压抑。不断被灌输,不断机械对答,日复一日,还有什么真正的乐趣可言。这间中学的学生,连休息时间也少得可怜。长期以往,难免憋出内伤。这种焚书行为,是学生受应试折磨、内心压抑的必然释放。

  其实学生焚书、扔书等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每次高考过后,总有学校空中白茫茫一片,不是下雪,而是纸屑飞舞。扔书、撕书已成为了集体共同的动作。这一次不同之处,只在于发生在高考前而已。

  古代的焚书事件,确是令人发指。如今的焚书,其实看起来也是过火的。虽然往往这种过火行为会惹来大量关注。有人焚书焚得爽,也有人会看着很不舒服。

  笔者高考的经历仍历历在目,就在母校广州执信中学。高考过后,没有漫天飞舞的纸屑,没有撕书焚书,我们将书本好好带走,有些自家执信出品的还至今保留。因为那些书册,有老师的心血,有努力的印记。每个人都反感应试,老师何尝不是?老师心疼我们,出招教导印成册,我们也理解老师,好好珍惜这成果。所以,相对于过火的焚书行为,还是更喜欢这种:把珍贵的书册好好保存。说不定哪一页就有自己曾经的思索,哪一章就是老师辛苦熬夜编的。如果以焚烧取乐的形式对待,多对不起那些年的种种珍贵。

(责任编辑:年巍)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