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走怎样的道路就有怎样的发展。国家的道路决定着国家的发展,国家的发展关乎人民的未来。六十余年间,尤其是近三十余年来,我们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为国家的道路。这是由历史和现实共同铸就的,是中国社会最朴素的政治常识。
通常情形下,常识无须反复重申。而在一定条件下,譬如当国家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关乎国家发展道路、前途命运和人民福祉的政治常识,需要反复重申。3月9日下午,吴邦国委员长向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重申中国要走什么道路的常识。
吴邦国强调:“要深刻认识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本质特征,理直气壮地坚持自己的特色,充分认识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体的本质区别,在重大原则问题上做到头脑清醒、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去年这个时候,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吴邦国委员长就曾严肃申明:“从中国国情出发,郑重表明我们不搞多党轮流执政,不搞指导思想多元化,不搞三权鼎立和两院制,不搞联邦制,不搞私有化。”
当下中国的发展道路,既不同于计划经济时代前苏联的道路,也不同于西方国家“极端自由的道路”。就所有制形态而言,中国实行以公有制为主导的混合所有制,国有经济控制国家经济命脉,民营经济把市场和就业搞活;就政治制度而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可替代的领导核心,党的主张经宪法和法律的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从制度和法律层面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就社会意识形态而言,中国有容纳思想多元和利益诉求多元的空间,但始终坚持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
鞋子穿在脚上是否合脚,只有穿鞋人自己知道。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道路,可以在国际背景下作世界性比对。中国有13.5亿人口,56个民族,起步晚而底子薄,现在50岁左右的中年人,对30年前的中国仍记忆犹新,对比今天的中国则感慨万千。感慨什么?感慨事实——中国从政治、经济、社会、法制、文化到人的精神状态,虽发展程度并不平衡,但每个领域皆以“天翻地覆”形容而不为过。
但凡国家制度,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改革开放带来的发展,并不能掩饰发展过程中存在和积累的各种问题、矛盾甚至冲突。面对结构失衡、社会失公、机会不均、贫富差距、法治欠缺、权力腐败、道德滑坡等等,每个社会成员都从自身的利益出发,以不同方式表达着自己的感受和意见。但是必须承认,相对于国家的巨大进步,这些不是当今中国社会的基本面。
制度是国家道路的政治基础,发展成就是国家道路的民意基础,存在的问题其实是破障除碍的动力所在,渐进改革则是拓展国家道路的路径依赖。任何社会都有形形色色的既得利益,把既得利益视为深化改革的最大阻力之一,反映了一定的真实性,但在当下的舆论氛围中又被明显放大了,由此引发的“改革停滞论”,明显与事实相悖。
探索与实践,发展与创新,同样涵盖在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中,并由此决定和支撑着国家的发展道路。为不断探索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答案就在我们每个中国人的心里。在改革中完善,在完善中发展,不是“另辟蹊径”,更不是推倒重来,应该而且终将成为越来越多中国人的基本共识。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