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整治公车私用,广州市公车自去年8月统一安装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北斗”运行半年来,成效如何?最近官方通报称,全市公务用车行为不断规范,行政成本明显下降。公车装“北斗”,每月每车平均行驶里程从原来的1769公里降为1265公里。记者算账得出,全市8360辆公车每月少跑了400多万公里。
安装“北斗”后,广州党政机关的公车每月可少跑400多万公里,媒体此前还报道了黄埔区公车费用下降了四分之一。这些数据的真实性,大致是可信的。显然,有数据说话,成绩不容抹杀。用官方的说法,是“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由此,我们不难体会相关部门收获“战果”后的喜悦。依照过往经验,总结、宣传、推广或许随之而来。
显然,公务用车背后的“车轮腐败”问题,已为公众深恶痛绝。对此,各级地方政府也纷纷出招整治。利用高科技手段定位监控,短期来看,似乎立竿见影,行之有效。但放之长远,效果如何,或者能否从根本上遏制“公车腐败”,却还待观察。
最简单的问题在于:公车安装“北斗”,谁来监督?对违规者如何问责?问责是否能够确保到位并持之以恒?倘若这些问题都由纪检、监察部门一手操办,最终难免落入内部监管“左手打右手”的窠臼。在常人眼里,监督与被监督者某种程度上是“利益共同体”,因而对“兄弟单位、同事同行”间违规行为的处理,恐怕就有着更多的“灵活”空间。
当然,这并非否定“北斗”之于公车治理的价值,而是说,这种技术手段终究不是治本之策,甚至可说是“公车阳光化”之路上的一个花絮。从理论上说,公车治理其实并不难,其关键在于两点:一是信息、监督机制要公开透明,公车使用必须接受全社会的监督。尤其是在当下,公车与私车在外观上应有标志性的区别,不能公私混淆,这样才能让公车腐败无所遁形;二是在此基础上,提高公车腐败的风险成本,对违规者予以严厉处置。
然在现实中,这两点却无不阻力重重,其原因就在于上述两点的核心指向了对权力的约束和监督。这也正是公务车改革虽已8年但效果并不佳的症结所在。显然,社会监督缺位,仅仅依赖内部监督的公车整治,就如一条腿走路,能行多远,是需要打个问号的。
(责任编辑:王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