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山西平遥县委副书记、县长卫明喜(中)亲自出演的“清代县太爷”代表当地政府及五十万热情好客的平遥民众真诚欢迎前来平遥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的中外游客。毋晓东摄
山西平遥的副书记、县长卫明喜在十月一日戴上了顶戴花翎,领着三班衙役大开城门欢迎海内外宾客。从电视画面上来看,卫明喜作为一方“父母官”确实尽心尽力,他一时打躬作揖,一时宣读圣旨,正如他所言:“一个地方的行政长官亲自出面,迎接我们游客,更体现一种我们当地党委政府,对游客的尊重。”这也凸显了地方党委政府对经济发展的重视。
平遥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如此“高规格”的欢迎仪式,的确令人“耳目一新”,也难怪多家媒体报道了今年十一长假的这一“典型”。然而,这个“顶戴花翎”平遥的其他人戴得,唯独卫县长戴不得。当然,我并不是说卫明喜“僭越”了,或者有什么官本位思想,因为他本身就是平遥的地方长官,县长对县太爷这个“穿越”很对等。可能包括卫县长自己在内也没有深究当今的县长跟过去的县太爷有什么区别,就感觉着好玩了。
事实上,这个区别大得很。其一,县太爷是“父母官”,老百姓都是“子民”。这观念是与现代民主政治格格不入的。小平同志曾饱含深情地说,他是中国人民的儿子。现如今卫县长却要当“父母官”,确实“伤不起”;其二,县长是经当地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他必须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这是我国宪法所规定的。平遥的老百姓是平遥的主人,而当年的县太爷是平遥的主人。卫县长玩“穿越”当起了平遥的“县太爷”主人,这就是本末倒置了。我并非要上纲上线来“抬杠”,在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国庆日,在辛亥百年纪念日前夕,一个领导干部竟然将自己打扮成“官老爷”,这是对“民主”的极大讽刺,“讲政治”不能成为讲笑话。
平遥作为历史古城,并不是说不能“复古”,也并不是说不能玩“穿越”。为了欢迎四方宾客,为了凸显“历史底蕴”,可以有顶戴花翎,但是这个戴“顶戴”的不应该是当县长的卫明喜。先且不说国内找不出第二个,就算是在整个儒家文化圈也找不到第二个了。李明博大抵是不会穿上“皇帝”的衣服参加汉城的旅游节开幕式的。卫县长当然也可以“与民同乐”,如果实在要玩“穿越”的话,最好还是穿其他传统服装吧。
也许有人说,这只不过是一个游戏,重要的是开心,大家乐呵比什么都重要。县长都亲自来逗游客们开心,这说明领导班子对平遥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对文化产业的发展的重视。我无意针对卫县长个人。相反我觉得他可能是个传统意识上的好官,他的此举是真心实意想搞好地方旅游经济。都说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回县长都亲自披挂上阵唱“清廷”文化的经济戏,能不是好官吗?显然,问题不在他个人身上,而在我们整体的文化产业开发的思路上。
对一些历史古城而言,很多人觉得搭几个仿古的台子,穿几件仿古的衣裳,修几段仿古的城墙就是文化产业了。事实上,我们的文化产业往往脱离了文化的本质,很多时候,我们只是更多地追求那些短期的经济效益。在很多人看来,文化产业,关键在文化的“产业”化,至于文化扎实不扎实,既不是重点,也不是必要的条件。总之,文化产业发展得好不好跟本身文化的扎实与否实在没有太大的关联,毕竟请几个“古戏班子”唱唱“戏”不是什么难事。
这次平遥县长的所为,只不过是当下文化产业发展潮之下,冲刺“文化”短期效益的一幕闹剧。虽然,很多人不觉得这是个严重的事情,但是,我不得不说,这是对我们的一个提醒:我们必须要反思文化产业的发展策略。如此下去,滋生的只会是浮躁、短视、荒唐和真正的历史文化精神的蜕变。
(责任编辑:胡可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