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外副教授丁启阵建议中学课本中删去朱自清的《背影》,在网上引发了激烈争论。丁启阵称,《背影》的感动是“不健康的”,是不理性和实用主义的表现。(6月30日《法制晚报》)
联想到对教科书中鲁迅文章的取舍以及前不久对《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作为课文是否太过血腥的争议,感觉“背影”之争的出现也并不令人意外。笔者所关注的倒不是谁是谁非,而是公众对教科书“恒久不变”的传统公信地位掀起的思考精神。
对于许多人而言,教科书的神圣似乎不容侵犯。教科书上怎么写,老师就怎么教,作为学生也只能怎么念,谁也不必也不敢怀疑这些知识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一旦有人胆敢提出异议,要么会被看成是对师德师威和经典的挑战而招致训斥,要么就会被扣上哗众取宠的大帽子。
被选入教科书的文章,必然有一定的突出意义,也教育了几代人。但这种多年来一成不变的意义,到底能否承载今天的知识传播重任?这并不是一个不可以讨论的问题。况且,世异时移,环境与社会均发生了巨大变化,作为知识传播的教科书,为什么又一定要以一脸古板之态拒绝接受新鲜事物、以不变应对时代的万变呢?
另一方面,真正的经典并不会因为有人质疑,就变得黯淡无光。争议,反倒常常有助于让公众更加清醒地认识经典意义所在,并正确对待文章中可能存有的瑕疵。正是缘于对教科书的重视,关于教科书内容的争议本应司空见惯。
就近年来媒体披露的这些争议来看,对错与否只是其一,重要的是,公众敢于对权威发问。如果缺乏反思尤其是缺乏对权威的批判性审视本能,我们就难免沦为被灌输的读书机器。
(责任编辑:李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