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外副教授丁启阵在博客中发文《我赞成把朱自清〈背影〉从语文课本中删去》,引发网友激烈争论。昨天,丁启阵独家回应本报记者称,自己对于朱自清散文的批评,是出于“语文方面”的问题。对于《背影》里感人至深的父子亲情,丁启阵表示,自己也曾经被深深地感动,但如今觉得这种感动却是“不健康的”。他表示,这种非理性的崇尚智慧和实用主义是需要反思的。《背影》中的父亲跳下月台横穿铁道去买橘子,成为感人的事迹,就是不理性和实用主义的一个表现。(《法制晚报》6月30日)
名家的作品在近年来屡屡引发争议,应该说,这种争议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特别是对于中小学课本中的名家作品,多引导学生参与争论,不搞“中心思想一言堂”,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都是大有好处的。另一方面,一些专家自觉参与到讨论之中,并能对名家作品提出与“主流观点”针锋相对的看法,这也是时代进步的表现。
过去的语文教学,对于名家作品的分析,有着近乎于真理一般不容置疑的“标准答案”。“揭露了……抒发了……歌颂了……”这种“中心思想”分析法的八股范式,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思辨力,从某种程度上,也导致了一些学生不喜欢名家作品,甚至因而不喜欢写作。2003年的一次中学生民意测验,《背影》一文评分很低,据说原因是《背影》一文的父亲“违反交通规则,形象又很不潇洒”。
说实话,笔者对于这个民意测验,并不看重。第一,到底有多少中学生参与这次民意测验,我们并不清楚,不能草率地认为整个中学生群体或绝大多数中学生都不喜欢《背影》,换言之,这个民意测验是否有代表性,还是个疑问。第二,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有学生不喜欢某位名家的作品,这其实是很正常的现象,不必忧心忡忡。
有一位教授,名叫孙绍振,他比较重民意测验,他将7年前的旧事重提,认为《背影》一文评分很低,与中学生们“缺乏美学修养有关”。(《背影》的美学问题,见《语文建设》2010年第6期)丁启阵的博文正是对孙绍振教授文章的回应,丁启阵认为,按照孙绍振教授的理论,今年年初,中国留学生江海松“吻瘫”美国新泽西州纽瓦克机场的行为,就是足以感动全世界的爱情故事,他应该被CCTV、联合国评为感动中国、感动世界的年度人物了。以此为论据,丁启阵副教授认为孙绍振教授有“以丑为美”的审美倾向。
笔者很希望关于《背影》的讨论,仅限于文学本身,但遗憾的是,从丁启阵博文来看,真正基于文学的讨论并不多,纠缠于作品之外的观点倒是随处可见。比如,他论证出“朱自清的父亲既不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人,也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朱自清的父亲“不忠不孝不慈”;再者,他认为朱自清的文章,是“小知识分子的无病呻吟”,但笔者又看不出他有什么论证支持这一观点。
王小波先生对中国人的道德敏感感触颇深,他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二十年前,巴黎歌剧院来北京演《茶花女》,有些观众说:这个茶花女是个妓女呀!男主角也不是什么好东西,玛格丽特和阿芒,两个凑起来,正好是一对卖淫嫖娼人员!如果以王小波先生所说的这种道德敏感性来阅读和探讨作品,无疑会让讨论变成闹剧——朱自清的父亲是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和朱自清对他父亲的感情有何关系?和《背影》一文的作品价值又有何关系?是不是该从中学教材中删除《背影》一文,探讨的要点应该是作品自身是否存在价值。
(责任编辑:李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