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更像上世纪70年代的日美

2011年09月03日 08:26   来源:广州日报   李迅雷

    投资的理由从来都是基于预期。因此,当前市场交易量萎缩、估值水平下移的现象,实际上反映了投资者对未来中国经济的悲观预期。比如,在2006~2007年这波大牛市中,欧美经济繁荣,投资者憧憬的是中国黄金十年;而目前投资者却担心通胀高企、地方债拖累银行、欧美经济的下行危及中国等诸多问题。

    目前,通胀见顶回落基本也在预期之中,而近期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概率也大幅降低,但为何市场不作正面的反应呢?或许是因为通胀回落幅度有限,从紧的货币政策依然没有改变,只是在货币工具的选择方面做了变换。因此,市场要摆脱平淡,必须有超出预期的事件发生。

    我们可以推测近期或未来在哪些方面容易发生超出我们预期的事件。从大的方面看,超预期的事件无非是两个方向,一是经济平稳向好超预期,地方债压力减轻,房价缓慢回落;二是“经济出现硬着陆”,房价急跌会导致经济硬着陆。

    但无论是哪个方面超预期,对股市而言,向上走好的可能性更大。因为经济软着陆意味着转型成功,股市理应走好;而硬着陆则表明“靴子落地”,投资者的悲观预期提前兑现,伴随着货币政策转向及经济改革和转型的契机来临。因为中国毕竟不像现在的欧美或上世纪90年代的日本病得那么重。中国更像上世纪70年代的日美或上世纪90年代的韩国,经济在经历转型之后,将再度出现经济和资本市场双双繁荣。当然,最差的结局就是经济没有超预期,仍是为了维持平稳增长而修修补补,导致问题越积越多,改革难以推进。   

 

 

相关评论:美国不会陷入日本式衰退

 

          中国经济未来之路如何走

 

          宏观经济“软着陆点”在哪里

(责任编辑:胡可璐)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