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25日承认蓬莱19-3油田C平台附近海床又发现新的油污渗漏点,来源与前几日发现的渗漏点相同。同日,国家海洋局终于向康菲发出了“最后通牒”,称8月31日将是一个关键节点,任何企业损害我国海洋环境都必将付出代价。
在溢油事故善后过程中,康菲公司已数次展现了它的傲慢,再度无视国家海洋局的“最后通牒”,也不是没可能。而公众也很关心国家海洋局所说的“代价”究竟是什么样子,若仍只罚款20万元,康菲公司恐怕又要捂着嘴偷笑了。美国墨西哥湾“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发生爆炸后57天,事故责任者英国石油公司(BP)同意创建一笔200亿美元的基金,专门用于赔偿漏油事件的受害者。渤海海域蓬莱油田溢油事件发生已近80天,已污染超过800平方公里海面,且仍在扩大,但肇事方康菲公司收到的仅是20万元罚单,相关赔偿仍无音讯,实在令人不解。
同样,BP在漏油事件之初,表现得也是相当傲慢。但随着美国政府的介入,巨大的压力让其“透不过气来”,最终不得不主动承担事故责任。此外,美国政府还成立了由环保局、海岸警卫队、能源部、内政部等15个部门的人员组成的“联邦应急小组”,除了为封堵漏油提供决策、设备以及技术支持外,还负责环境监测和信息公开,为下一步危机处理和善后工作作出整体规划。当然费用由BP来埋单。
我们呢?国家海洋局及北海分局约谈康菲公司管理层8次,发送责令康菲公司按期完成彻底查找溢油点、封堵溢油源的要求类传真30份,召开专家咨询、评审会5次,咨询专家26人……然而,一个基本的事实是:直到现在,漏油仍在继续。到底是康菲公司没有能力堵住漏油?还是它根本就没有重视其是否继续漏油?倘若康菲缺乏封堵漏油的技术支持,我们可以为其提供;而倘若康菲仍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觉得封堵漏油无关紧要,那我们就该强势介入,直到其将漏油彻底堵住为止。
国家海洋局已经说了,渤海溢油事故的索赔是长期任务,既然索赔之路很漫长,那么当前最重要的无疑是堵住漏油。其实,康菲在事故处理过程中的有恃无恐,无非有两原因:其一,发生溢油事故的油田最大的股东是中海油,也是康菲的合作伙伴,但这个大股东和合作伙伴,目前并没有表现出应尽的责任,反倒有为康菲开脱之嫌。这也是善后处理进展缓慢的关键所在;其二,我们在处理石油污染方面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客观上助长了康菲的嚣张气焰。相关法律规定,处理环境污染,最高罚款上限20万元,这对于康菲的严重污染事件来说,实在显得过于宽容。而前车之鉴也告诉康菲,能拖则拖,说不定就能大事化小——2005年11月,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爆炸,造成松花江水质污染,5年多来,治污资金近80亿元,全部由国家埋单,而中石油只是缴纳了一小笔罚款,至于事故带来的影响则无人负责。
面对严重的环境污染事故,如何在善后处理中加快政府部门的反应速度,逼迫企业主动承担责任,仅依靠“最后通牒”,威慑力显然不够。完善相关法律规定,加大惩处力度,健全索赔机制,迫在眉睫。
相关评论:
坚决索赔维护的是权益更是尊严
面对索赔,康菲还能淡定到几时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