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空”中国经济有何“动机”?

2011年06月24日 09:16   来源:文汇报   章玉贵
    很多时候,那些凭借强势话语权,总试图在国际市场上呼风唤雨的机构和人,在“深入分析”中国经济之时夹带着自身利益,“唱多”或“唱空”都别有用心;而他们的葫芦里卖什么药,未必“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我们一定要警惕其中“高级忽悠”的成分

    全球地位日渐显要的中国经济,最近被不少国际投行、信用评级机构和“权威人士”盯上,他们频频发表评论,说正受通胀困扰的中国经济“有可能硬着陆”,甚至“有失控的危险”。评论者中,摩根大通、高盛、标准普尔和瑞士信贷等尤其活跃。

    他们或者声称中国经济“硬着陆的风险正迅速攀升”,因而调低了对中国经济增长指标的预测;或者断言中国楼市与股市“可能面临崩溃”;或者认定中国“已经错失了抑制通货膨胀的良机”。

    “金融大鳄”索罗斯和“末日博士”鲁比尼等也站出来呼应,鲁比尼预测中国经济“很可能在2013年后遭遇一场硬着陆”。当然,索罗斯们的观点遭到了另一重量级市场人士史蒂芬·罗奇的强烈质疑。

    必须摆脱对“权威观点”的迷信心理

    中国经济被人评头论足,不可避免,实属正常。有时候,国际投行或评级机构的“唱衰”也是一种提醒,能帮助我们以更加多样化的视角自我审视,更加重视影响和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些问题。

    但很多时候,那些凭借强势话语权,总试图在国际市场上呼风唤雨的机构和人,在“深入分析”中国经济之时夹带着自身利益,“唱多”或“唱空”都别有用心;而他们的葫芦里卖什么药,未必“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我们一定要警惕其中“高级忽悠”的成分。

     10年前,当中国以国际汇率计算的GDP总量为1.08万亿美元,而美国为9.82万亿美元——中国经济规模仅相当于美国的11%时,高盛等国际投行尽管不时“唱多”中国经济,但当时中国资本市场可供他们的炒作空间还不大;而随着中国加入WTO,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加快,国际投行有了以“唱空”、“唱多”谋取利益的机会,也有了动机。比如2002年,国际投行集体“唱空”中国银行业,一时间在国际舆论中掀起波澜,搞得包括众多中国人在内,都以为四大国有银行“在技术上已经破产”。而事后证明,这一招是为外国投行和银行持股中国银行业股份增加谈判筹码,最终它们得以低价持股而普遍获利3-4倍——这些所谓的战略投资者,被事实证明为十足的战略投机者。

    类似情形已不鲜见。去年底以来,国际投行和对冲基金一面“唱空”中国房地产市场,一面却加速进入房地产业;甚至有人指出,A股近年来的暴涨暴跌,某种程度上是国际金融资本试图控制中国股市的精心操控,中国股市从前几年6124.04的高点到逼近2000点的暴跌,是国际金融资本对中国股市的一次狙击,它们成了中国股灾的最大赢家。

    无论如何,对掌握话语权优势的国际投行等近期频频“唱空”中国经济的背后动机,我们一定要高度警惕,国内投资者需要摆脱对这些名头很大的机构和人的“权威观点”的迷信心理,可以作为参考,不可偏听偏信。

    “话语权”争夺是“经济战争”的一部分

    国际投行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另一目的,是配合本国的国家竞争战略,帮助美欧维持在国际经济和金融领域占据着的顶层地位。

    本轮全球金融危机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美欧的核心竞争优势——金融,世界上改革不合理国际金融秩序的呼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高涨。而美欧作为既得利益者,拖延改革、紧抓金融霸权不放松,是他们对新兴经济体进行“战略遏制”的最后一张王牌。

    审视某些大国一贯的操控伎俩,不难发现:每当主导着世界经济的他们自身陷入困境甚至危机时,总会利用某些优势地位给竞争对手制造危机,或将自身危机转嫁出去,以巩固霸主地位。除了以国家出面直接施压,他们的重要同谋就是在世界经济舞台上颇有呼风唤雨能量的国际资本。

    国际资本总在利用话语权,包括发布针对某国的经济分析和预测报告。值得注意的是,他们的说法之所以“有力量”,除了本身可能确有一定“参考价值”,更与西方主流媒体刻意放大和其他国家舆论的盲目跟风密切相关——新兴国家和地区的投资者、市场分析人士乃至管理层,对“权威观点”似乎总有迷信心理,思路容易直接或间接地被“俘获”,结果影响了对本国或他国经济形势的判断与经济决策的制定。

    “话语权”争夺是“经济战争”的一部分,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

    当然,打破迷信不等于盲目自信,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迫切需要培育一批能抗衡国际资本话语权的“种子选手”,打破控制,才能真正打破迷信;也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自己在全球经济竞争中跟随对方的脚步被动起舞。

    (作者为上海外国语大学东方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经济学博士)

(责任编辑:李志强)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