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食用油生产企业“被打招呼”不得涨价后,发改委要求面粉企业在明年两会前稳定价格。为弥补企业亏损,国家粮食局将安排企业竞购低价小麦。(《京华时报》12月8日)
既要和食用油企业“打招呼”,又要“约谈”面粉企业,看来,为了稳定物价,发改委的确不敢有丝毫怠慢,甚至可以说使出了浑身解数。不难设想,对于相关企业而言,即便不乏成本压力,但是,既然发改委开了金口,总不能一点面子不给。更何况,发改委的要求也并非一点不近人情,既然“不得涨价”的期限只是在明年两会之前,相关企业的涨价诉求只需再熬三个多月便可解禁,而为了弥补企业亏损,国家粮食局还将安排企业竞购低价小麦。既然企业并不会吃亏,没准还能得些额外的好处,这笔账,相关企业当然不至于算不清,发改委的面子想必也将相当管用。
应该说,有了发改委对相关企业的频密“约谈”、“打招呼”,明年两会之前,物价的稳定应当可期,对于日渐养成“海豚”习性的公众来说,也该可以稍微喘上口气。不过,假如认为发改委的面子真能管住物价,“两会前不得涨价”只需发改委振臂一呼,便能应者云集,物价上涨的压力也能就此消弭于无形,显然是太过天真了。
毕竟,物价的形成机制有着自身的规律,这个规律显然并不会因为发改委的“招呼”和“约谈”而被改变。既然如此,发改委的“招呼”和“约谈”或许能管得住暂时的物价不涨,但却不可能长期奏效。当“不得涨价”过了它的期限,憋了好久的物价会不会呈现报复性上涨的趋势,恐怕绝非杞人忧天。不仅如此,基本民生问题本是全国两会关注的焦点,被“不得涨价”的招呼暂时稳定住的物价,会不会向两会发出错误的信号,从而对两会的相关决策形成误导,则更是令人担忧。
基于上述视点,真要稳定物价,其实更应有尊重物价规律的务实举措,相形之下,“打招呼”和“约谈”,则更像是在稳定物价上弄虚作假。某种程度上,“两会前不得涨价”与其说是在稳定物价,毋宁说是释放出了一个涨价就在两会后的危险信号。
(责任编辑:李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