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3月15日起,政府业务经费开支全部“裸账”的消息经媒体披露后,巴中市巴州区白庙乡政府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当地老百姓因此也对自己民生问题的改善寄予了更高的期望,他们迫切希望解决水、电、路等问题。但白庙乡政府向有关部门争取项目和资金,却少有回音,来白庙乡的上级部门人员与以往相比减少了一半。眼看1000多万改善民生的资金缺口无着落,白庙乡政府无奈在网上招商、求助,但一个多月来依然毫无反应。(《成都商报》6月7日)
在白庙乡对“项目与资金”强烈渴盼的眼神里,实际上还可能隐含着这样的现实逻辑,即一旦有地方争得了荣誉,成为典型,往往配套项目和资金立马跟进,本来只是“单项”突出的典型,骤然间转化为“全能”标兵。白庙乡名声鹊起于对账本的“裸晒”,由此赢得不少好评。当地干部感叹上级领导部门下乡少了一半,要么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要么宁愿饿着肚子不吃饭,要么吃了饭则自掏腰包……理性地讲,这些都是公开的积极变化,也是公众所乐见的结果。不排除“裸晒”侵犯了一些部门领导的利益,变相给他们“小鞋”穿,但亦有必要认清当地的客观现实。
不妨算笔细账。白庙乡开出的资金缺口账单总计1600万元。而2009年1-11月,白庙乡所在的巴州区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0286万元,据此推算,全年应不超过1.2亿元。同年度,该区共洽谈项目35个,达成意向性项目12个、协议资金4.2亿元,签订合同项目7个,合同资金3.1亿元。即便将财政收入与引资统筹使用,总计4.3亿元资金若均摊至巴州区下辖的3个城区街道办事处和48个乡镇,各街道或乡镇所能争取的资金不过843万元,这还不能考虑工资、办公经费等“硬性”开支,也不能考虑招商引资对地理条件的选择。若无巴州区以外的财力支援,1600万元的资金缺口对当地财政几近天方夜谭。
必须看到的是,像白庙乡这样面临地偏民穷、发展受限等种种客观困难的地方,其发展往往寄望于强大外力的辅佐,其中就包括跑项目跑资金。现实也是,跑项目跑资金已堂而皇之地写入一些地方的政府工作报告,并以此作为政绩示人。在项目与资金前面置一“跑”字,恰表明资源的科学利用已经臣服于主观臆断。虽然如此可能带动一些地方的超常规发展,但同时也意味着那些最应得到项目与资金的地方,在“跑”项目与资金的竞争落败中被人为地忽视,资源效益难以实现最大化。其结果必定进一步助长基层的“跑”风,也难以避免滋生腐败。
“裸晒”的白庙乡其实已陷入并非孤立的发展困惑。无意指责白庙乡领导对发展的急切心情,亦无意阻遏当地对白庙乡予以物力财力支持,当地领导部门至少需要从两个方面以更多事实表明态度,其一,对白庙乡“裸晒”账本继续予以坚决支持,同时让这种公众乐见的“裸晒”之“火”星星燎原,在当地迅速开花,形成公开的普遍风气;其二,对项目与资金的审批程序进一步公开,以透明促进审批的公正性,从制度层面消除基层“跑项目跑资金”的生存空间。
(责任编辑:侯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