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象不明确,收入倍增恐沦为“被”增

2010年06月04日 09:05   来源:千龙网   余丰慧

  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所长、中国劳动学会薪酬专业委员会会长苏海南说,我国可以借鉴日本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毕竟日本当年做了,效果还不错。(6月3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那么,日本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日本在1961-1970年间的经济发展计划提出了“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其目标是:10年后实现国民生产总值及人均国民收入增长一倍以上。这一计划规定: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速度为7.8%,人均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速度为6.9%。其实施结果是,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的实际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1.6%和11.5%,超过计划规定的目标;实施计划的第七年,便实现了国民收入增长1倍;10年间实际工资平均增长83%。1970年该计划完成之时,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已先后超过法国和德国,仅次于美国跃居世界第二位。但与此同时,日本的通货膨胀、两极分化、大都市人口过密化和农村人口过疏化等问题愈益严重。

  看来日本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是国民经济的一个全面规划和目标,是着眼于整个日本经济的整体发展,而不仅是国民收入、职工实际工资的增长。其实,类似这样的目标和规划,改革开放后我国制定的规划更为翔实,比如从1980年到20世纪末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目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000美元;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等等。

  因此,如果说要实行“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话,一些宏观指标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已有规划,关键是解决居民收入增长、劳动收入增长偏低并低于GDP和平均劳动生产率增长水平的问题。我们需要的是,让老百姓收入增长得更快一些,这个计划,或许应该叫做“居民收入和职工工资倍增计划”。

  在借鉴的同时,也要对教训格外留意。比如日本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时发生的通货膨胀、两极分化、大都市人口过密化和农村人口过疏化等问题。坦率地说,这些问题在中国已经开始显露或者说已经出现。大幅度提高工资后,带来货币发行过度,其引发的通胀必须有所应对;大都市人口过密化和农村人口过疏化,现在就要开始警惕和预防。“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导致的两极分化,在实施时就要有预案。

  更为关键的是,在实施居民收入和工资倍增计划时,一定要有针对性,一定要明确“倍增”给谁?收入和工资倍增计划的主要对象应该是:企业普通职工、一线职工、中低收入阶层、离退休人员等。工资每年15%的增长率要增长在普通职工、一线职工身上。如果无论是年收入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几百万的垄断行业、国有企业、中高层管理者,还是普通职工、一线职工都增加15%,那么,两极分化将会越来越大,一般职工又要背一个畸高平均工资的黑锅。

  当然,在具体操作上要更加细致。比如,在国有企业、国有垄断行业以及国有控股的股份制企业中,多少年没有提高过工资的职工应该大幅度涨工资;在平均工资线以下的职工企业应该大幅度涨工资;一般职工、一线职工应该确定一个较高的工资增长率,等等。相反,年收入在几十万、上百万甚至几百万的中高层管理人员,不但不应该涨工资而且应该明确一个每年工资递减率,同时,大幅度提高所得税税率。在其他企业中,提高职工最低工资标准,严格社会保障缴费规定,加大劳动稽查管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等。

  一句话,如果收入、工资倍增计划没有重点和目标,最终只是再次倍增给中高收入者、倍增给中高层管理人员,而非低收入、低工资的普通员工,那么,平均工资也许上去了,但两极分化将越来越严重,分配不公将更加恶化,各种社会问题将会凸现出来。

(责任编辑:李志强)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