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发布《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新36条),文件进一步拓宽民间投资的领域和范围,允许民间资本进入金融、石油等领域,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建设政策性住房。(5月14日《新京报》)
5年的实践检验表明,“非公36条”(即2005年《国务院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对缓解当时的民营经济发展瓶颈,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5年过后,我国的经济背景又发生了重大变化,突出表现为垄断、金融和基础建设等领域的“国进民退”程度加剧,导致了部分非国计民生行业的垄断加深,让大量民营资本找不到出路。
在这种背景下,民营资本出于逐利的本性,为了能够找到投资方向和领域可谓大伤脑筋。一方面,它们曾经疯狂逐鹿于股市,并且还一度制造出了2007年前后的股市神话,但最后的结果是,股市泡沫破灭过后让民营资本吃了个闷亏;另一方面,它们也尝试过在成品油等领域拓展市场,可强有力垄断行业不光没有吸纳民间资本,反而把它们一个个赶出领地。
怎么办?民营资本的目光投向了楼市。回头看我国房价上涨的轨迹不难发现,在金融危机爆发以前,2007年是我国房价上涨势头最猛,房价屡创新高的时期,虽然官方公布的统计数据没有透露房价上涨和民营资本之间的联系,但房价飞涨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民营资本在找不到出路后的大举涌入。
再来看2009年下半年到今年4月份以前的房价爆炸性恢复性上涨轨迹,金融危机过后,一方面,民营资本实力得以普遍恢复,另一方面,引起广泛关注的“国进民退”不仅没能让出一部分市场,而且还在继续垄断的步伐,这就使得民营资本日渐失去投资土壤,投资商品房于是再次成为他们的不二选择。
伴随着中央和地方房产新政的陆续出台,房价也呈现出一定的徘徊姿态。但总体而言,哪怕在北京等地出现了所谓的下跌,也只是“假装摔倒”。为民营资本创造和寻找出路,是楼市恢复理性的重要一步。允许民间资本进入金融、石油等领域的“新36条”如果操作得当,将是疏导民营资本投资渠道的有效举措,对控制房价和调整投资结构都大有裨益。我们由此或可寄望,房价泡沫破灭的一天不远矣。
(责任编辑:胡可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