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房价、垄断暴利、低碳环保、科技创新、以人为本……高频率词汇的此消彼长虽然没有规律可循,但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总是由这样一些关键词不断演绎。
纷繁复杂的外部环境,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和证券市场的持续下跌,严重的贫富差距和失衡的区域经济,支撑传统增长方式的条件和优势正在弱化和消失,我们不得不进入产业调整伴生的阵痛期。事实上,当前中国已经迎来了产业结构升级的黄金时期,转“危”为“机”的努力,已为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创造了条件。
在承担了先行先试重任的珠三角,广东省提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经济工作的“头号工程”是: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建立现代产业体系,进而形成全省创新性的市场主体和社会环境。
探索具有广东特色的发展新路子,努力使广东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方面走在全国的前面,更好地推动科学发展——这是广东的决心与目标。不过,必须指出的是,仅仅停留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的探索远远不够,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要内涵的体制改革,需要更具实质性的推进。
广东的产业升级和发展转型应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先行先试。
特别是广东要“抓住关键领域,积极而慎重地推进体制改革,为创新和创业创建更好的制度环境”,包括从政策和操作层面努力解决居民,特别是外来人才有屋可居的问题;在支持产业转型升级方面,更好地将政府资金投入、扶持政策与市场机制结合,提高竞争的公平、公正性。
一个现实的问题是,目前在广州“集体户口”上的人才无法结婚。根据有关流程,外地人员达到广州落户标准,办理完手续并获人事局审批后,可把户口放在人才市场。不过,落户者须签保证书,保证结婚后把户口迁走。由于结婚后必须迁出人才市场集体户口的硬性规定,据2007年9月的统计,目前有十万“人才”因为户口问题而不敢结婚。
虽然公安户籍管理和计划生育部门表示他们并没有出台“集体户口不允许结婚”的规定,但是,户籍管理与计划生育管理捆绑在一起的结果,使“人才市场”左右为难。
一个想要创新的城市,最需要的无疑就是人才。矛盾的是:一方面鼓励人才流动,同时却用户籍制度来限制;一方面要“人才有归宿感”,户口却成为阻挡“人才”结婚的一条红线。
人才与户口问题上的乱象,正是转变发展方式受制于体制困局的体现。因此,“关键领域”亟待突破。
(责任编辑:侯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