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计其数的口头警告后,4月17日,政府终于向房地产投机者打出了一记重拳。中央层面已经“趋向一致,不可能十全十美了”,因此,下了决心要调,哪怕得罪一部分利益群体。有分析认为,如果在一线城市楼市泡沫过大的同时,再将二三线城市泡沫吹大,极有可能招致更为严厉的调控政策。(2010年第16期《新世纪》杂志)
似乎为了印证楼市新政确是一场“寒流”,部分房价高企地区的楼市很快呈现出严重感冒症状:深圳、上海纷纷出现投资客抛盘,北京则出现浙江投资客单笔上亿的抛售,而杭州二手房成交量在新政出台当天几乎减少一半;昨(19)日股市大幅下挫,沪市穿透3000点,房地产、金融板块应声狂跌。诸如此类新闻报道迭出,仿佛楼市不仅对新政“很感冒”,而且似乎有些顶不住了,也许没几天,工薪阶层也能买得起房了。
然而,当我们把关注视角投向普通买房人那一方,却未发现太多欢呼的迹象——这似乎有点儿像“狼来了”的故事:在此之前,“国六条”、“国八条”、“国四条”,文件下了一份又一份,楼市充其量只是礼貌性地原地踏了几步,随即又报复性上涨,公众即使再天真,又有多少人敢相信这一次狼是真的来了?
从此次政府一系列敲打房地产的政策来看,遏制高房价的意图十分明显。然而,不论是加大供给还是抑制投机,不论是土地政策,还是金融、税收政策,最终都要落到地方政府头上。也就是说,房地产政策宽松的时候,一些地方政府容易过分宽松地执行政策;而房地产政策从紧的时候,一些地方政府仍然没有从紧地执行政策。
自2005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抑制房价过快上涨。但是,国家的楼市调控政策在地方的执行过程中,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走样”。有的地方政府出于GDP增长和城市“钱袋子”的考虑,对楼市的违法违规现象和不法开发商投鼠忌器、心慈手软,舍不得下重手、用重典,导致“楼市乱象”屡禁不止:
早就被叫停的中介炒房现象如今在很多城市依然盛行;明令禁止的开发商捂盘惜售、囤积居奇,居然以“VIP登记”等形式改头换面而大行其道;挑战金融安全底线的“一成首付”,依然堂而皇之地出现在楼市交易中……“楼市乱象”扰乱了正常的经济秩序,阻碍了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在地方的推行,导致不少市民对调控失去信心,甚至产生了“越调越高”的误解。
究其原因,归结为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被房地产业“绑架”。中国指数研究院对全国70个城市土地出让金一项调查显示,2009年,全国70个大中城市土地出让金累加额为1.08万亿元,比2008年增长140%,比2007年高49%。其中,国内70个大中城市土地出让金共计10836亿元,比2008年增加140%。“卖地”已经成为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支柱。
在全国大城市中,杭州的情况最为突出。2009年该市以1200亿元的土地出让金位居全国各大城市榜首。该市去年的地方财政收入520.79亿元,增长14.4%,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454.37亿元,其中土地出让金429.04亿元,完成计划的143%。在杭州地方财政总收入中,土地出让金的比重将占一半左右。
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金,已占许多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半壁江山”。当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被地价和房价“绑架”了以后,指望地方政府会十分坚决地执行楼市新政显然不太现实。在楼市新政中,许多内容都需要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后续配套细则出台,才能得到执行,例如确定土地供给面积与结构、对二套房的认定以及规定二套房以上的购房贷款的首付比例等。
由此可见,地方政府可能是此次楼市新政执行的最大阻力。房地产业的问题从上到下看得很清楚,其创造的各类财富和地方政府收入节节上涨,而实体经济税收却在下降。在地方政府看来,如果不允许他们卖地,或土地收入一旦干涸,他们将难以维持。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楼市新政不能大胆触及土地财政的痛觉神经,如果楼市附着利益得不到有效剥离和强力规范,那么再猛烈的“寒流”,很快也会飘散过境,稍感微恙的楼市不用卧床休息就能继续进行疯狂之旅。
(责任编辑:李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