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要降”又是“狼来了”吗

2010年04月19日 08:55   来源:中国网   陈一舟

  政府调控楼市重拳出台后,深圳、上海纷纷出现投资客抛盘,而北京则出现浙江投资客单笔上亿的抛售。业内分析认为,随着投资客的撤离,二手房交易将会陷入冰点,二手房价不可避免出现下降,而随后房价下降的趋势也将蔓延到一手房,楼市将步入下行通道。(4月18日 《东南快报》)

  房价要降了——最近,国务院的房市调控重拳频出,对于炒房的打击力度也呈现出空前的力度。而正因如此,与一直坚持房价持续上涨观点的“任志强”们不同的是,开始有专家也业内人士表示“房价要降了”。但很明显,如此的“判断”并没有引起舆论的认可。与“房价要降了”相对应的是颇具无奈和嘲讽意味的诘问:“房价要降”又是“狼来了”吗?

  经过了这些年房价在政策调控中逆势上涨的“考验”,对于本轮政策调控的效果,公共社会在保持着“谨慎的乐观”,甚至可以说并不抱太大的希望。实际上,从2005年央行上调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开始,“国八条”、“国六条”……一系列的调控措施,力度不可谓不大,但效果似乎并不明显。房价上涨依然,公共情绪在“买不起房”的民生困境中逐渐变得焦虑和不安,对调控信心下滑是一个必然结果。

  宏观调控措施之所以至今没有抑制住房价的飙升,原因很多。其中,不能排除有地方政府调控责任落实不到位的因素。由此也证明了,房价涉及了多方利益,房市调控关乎利益的调整和再分配,远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更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但房价依旧居于高位的现状,在调控效果的持久等待中,公共产生悲观预期——这会极大地影响社会稳定。因此,在笔者看来,必须要在长远调控和短期压力缓解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来有效化解公共心理危机。

  这一“平衡点”,即是公共住房福利。或者说,穷人的住房保障。调控继续进行,房价仍然上涨,公众对未来生存保障的担忧,很自然会引发对调控的不信任。而如果公共福利水平提升到一定的水平——比如,公租房大量建设,住房补贴惠及低收入群体等,即便房价“一段时间内依然降不下来”,公共的生存危机也不会这么强烈。令人欣慰的看到,“加快发展公租房建设”已成本轮调控的重点内容,而重庆目前也已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未来10年,重庆市将建设4000万平方米的公共租赁房,今年开建500万平方米,3年时间内完成2000万平方米的建设任务。

  住房,背后折射的是现实的社会保障需求。当住房公共福利以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化形式存在,房价居高不下引发的生存焦虑就会消除。没有了“后顾之忧”,公众便会有足够的消费理性来支配自己的房产消费,有足够的耐心和时间等待房价调控效果的显现。而显然,公共消费理性的成长,反过来又能推动房价调控的积极展开。

(责任编辑:李志强)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