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心“有业不就”是病态审视

2010年04月01日 10:41   来源:光明网   雷磊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上,湖北省教育厅副厅长陈传德批评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不正确,称“有业不就”、频繁挑选岗位、毁约、岗位资源流失等现象时有发生,令人痛心。(长江日报3月31日报道)

  临近毕业季,大学生就业问题又将进驻社会的视线。就业的荒年时代里,大学生们能找到饭碗已经是万幸,哪还敢挑肥拣瘦。厅长痛心之论,将就业命题的“烫手山芋”抛给了大学生自己,毕业生不该“吃着碗里瞧着锅里”。比之社会的焦急和操心,大学生们的辜负未免有些不道德,进而让人感到痛心。

  微言大义,无非指摘大学生不珍惜现实拥有的机会,好高骛远,造成了就业难度的增加。现实中,确实不乏大学生跳槽的例子,厅长所列举的现象也不是无的放矢。但“有业不就”的论调,只会将舆论关于就业难的责难部分转移到毕业生本身,让他们承受就业与道德责难双重苦痛,并没有多大实际意义。而且“有业不就”本身就存在悖论,这顶帽子扣在大学生的头上确实冤枉。

  首先,“有业不就”并不是大学生故意为之,而是源于就业难本身。就业市场的狭窄,使得很多大学生一时间无法找到合适工作,在岗位存在专业不对口,而且薪酬过低。前不久,山东招聘大学生掏粪工引发的争议就很好说明了这一点。这样的情况之下,大学生们出于自身生存考虑,难免有“骑驴找马”的行为。所以,大学生跳槽并非有瘾,而是就业不易下的无奈之举。

  再者,“有业不就”也属于人才流动的正常现象。经济学家曾经提出,在正常的社会中不可能实现全部就业的理想状态,而常常会因为个人的选择有一定的失业率存在,这就是选择性失业。这种选择,源于择业者追求更美好生活的愿望,源于市场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要求,也是社会流动的需求。虽然流动会造成一些损失,但这对于整个市场的欣欣向荣是至关重要。所以,审视大学生们的流动,应该用整体的眼光去计较利弊,而非简单局部考察。

  另外,批评“有业不就”还应该考虑个人的择业自由,不能以“从一而终”的道德墨绳来丈量个人权利。劳动不仅是生产活动,也密切关系着个人的成就和满足。如果,可以选择的岗位同个人追求有冲突,“有业不就”也不失为一种选择。那么,对于大学生的跳槽等现象的批判,就容易形成对择业自由的对冲。

  就业中,大学生始终还是弱势一方,需要社会的关注。但“有业不就”论的危险就在于将就业难的责任推给了弱势本身,就如批判农民难致富在于农民本身缺乏主动性一样,这种“诛心”之论要不得。作为教育机构,应该创造就业条件,为大学生排忧解难,而不是以一个批判者的角色,站在一些用人企业的立场上,对大学生择业行为大施棒喝。

  大学生是个综合性的课题,包括教育水平、就业市场容量等多个方面,自然也和大学生个人特点相联系。就业荒年里,更应该理顺就业市场的双向选择机制,实现人力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而不能因为就业难,得出一种病态的道德审视观念,彼时的不跳槽就成了道德,而大学生放弃自己的自由却是理所应当。

(责任编辑:侯彦方)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