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为什么卖不出天价

2010年02月05日 09:53   来源:中国网   毕晓哲
    临近春节,不少市民都开始提前采购置办年货,“一个柚子698元,一个苹果138元,1个柑桔88元,一盒柿子干也卖到158元!”市民吴小姐昨日(3日)致电感叹,近期许多价格高过普通食品几倍甚至是几十倍的“天价食品”频现商场柜台,甚至连一盒6只装的鸡蛋也被卖到了近90元。(2月4日《深圳晚报》)

    在一些大城市的水果市场,敢标出天价的水果、农产品,无一不是来自国外。如上述标价一个卖698元的柚子,就是来自日本,一个“澳洲蜜瓜”274元......产自韩国的九天翅更标出了188880元的天价。这种现象有商家炒作的因素,譬如中国人习惯上有“外来和尚会念经”的思维定势,在商家的刻意包装炒作之下,原本不怎么值钱的外国食品,还是有可能被忽悠成天价的。但另一方面实际上也与这些天价水果、食品的价值含量有关。

    笔者曾看到这样一则有关外国水果培育方面的新闻,日本一位71岁老农找到了一种独特的解决该国长期以来缺少空地的办法:在一棵树上嫁接出11种不同的水果。在我国广大农村不是没人搞水果嫁接,但像这位日本老农那样,将嫁接水果上升到解决该国有限土地资源的高度,至少目前我们的大量普通农民尚未具备。我们的广大农村在生产水果和农产品时,绝大部分依然处于“重数量不注重品质”的低层次生产状态,这是不争的事实。

    实际上,抛开部分商家的炒作和购买者的跟风心理,说实话某些外国的食品还真是口味俱佳、物有所值。以日前在苏州工业园区一百货店内,被标着8800元的天价的那只日本苹果,大小与一个排球差不多,色泽鲜红油亮,重约1.5公斤。据称这种苹果在培育期间,一棵树上一般只让结两个苹果,其余不符合标准的苹果会被果农摘除掉。更加费力的是,每个苹果在刚结出的时候就开始贴膜,要经过一百次以上的换膜,才能得到苹果上各种精美的图案。而且,这种苹果可以在常温下保存半年不腐败,切开后半个月不变质。

    别的国家已经将农产品当成了一种品质的追求、品牌上的塑造,并且已经当成了赚取大量外汇的主要方式,而我们行吗?这不就是我国农业产品和一些发达国家的科技含量、经营意识方面的巨大差距吗?这些事例说出来,一定会让一些人心里不服气,其实社会发展如此、市场导向也如此,人家的天价水果、天价大米到市场上供不应求,还卖的很火,也不仅仅是靠“忽悠”能忽悠来的吧?既然如此,我们为何不痛定思痛,对我们的农产品卖不出高价进行一番反思呢?

(责任编辑:李志强)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