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假拼速度背后的叹息

2010年01月06日 07:03   来源:钱江晚报   方云凤
    井冈山大学的两名年轻讲师钟华和刘涛通过数据造假,在2006年至2008年的短短两年内,在一本名为《晶体学报》E分卷的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了70篇学术论文,平均十天发表一篇;比他还要绝的是,黑龙江大学教授高山,在2004年至2009年的这五年中,同样在《晶体学报》系列期刊上发表了高达279篇学术论文,平均一周一篇!

    岁末年初,这两则新闻很是夺人眼球。据媒体报道,钟华和刘涛已承认学术造假,他俩也已被学校开除。而高山教授却坚持认为,自己并没有造假。他对采访他的记者说:“研究者完全有可能在一天之内完成收集衍射数据、解析并细化晶体结构,然后将相关数据发给《晶体学报》E分卷发表。”(《中国青年报》2010年1月4日)这是不是意味着,高山教授一周写一篇论文的速度还不够快,一天能写一篇,那才叫速度。

    我一直以为,理工类的学术论文要比文科类的论文难写多了。如果没有艰苦、扎实的大量实验和从实验中得到的可靠、准确的数据做基础,是无法写出来的。我没想到,这个在我们外行人眼里如此艰难、严肃的科研工作,在“内行人”眼里居然会如此简单,简单到一周甚至一天就能完成一篇“学术”论文,科学的严肃性、艰难性、复杂性,在这里荡然无存。

    造假者自有他的目的所在,除了评职称,就是可观的物质奖励,因为校方规定,教师每发表一篇论文,就能得到相当可观的现金奖励。我很不明白校方出台这些奖励措施的意图何在?大学教师的价值,是不是只有所谓的“科研成果”,才是唯一的衡量标准?大学的综合实力,是不是可以不看培养出来的学生质量,而只要片面地看教师发表的论文数量?难道就因为大学生没有升学率这根“指挥棒”,大学教师就可以不把上课当回事,而只要一味追求“科研成果”就可以了呢?

    令人惊叹的造假速度背后,是大学精神的迷失。
(责任编辑:年巍)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