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的美好前景不仅在速度

2009年12月29日 06:56   来源:长江日报   □ 周东飞
    经停济南站列车大面积晚点的原因现已查明,原来是京沪高铁施工工地上的一台塔吊在吊运货物时突然倒塌,导致运行于京沪线上的列车在济南附近一度无法通行。(12月28日《齐鲁晚报》)

    让人诧异的是,这一结论并非铁路部门发布的权威信息,而是媒体在被告知“具体原因不清楚”之后,多方打探获知的消息。严格地说,这是媒体私自发布重大信息,不知道会不会因此受到铁路方面的忿然追究。至于那些因为火车晚点而被耽误了行程的乘客,快不要说道歉、赔偿之类不靠谱的妄想了,就是一个简单的靠谱的原因说明,也没有从铁路方面得到。社会所能感受到的,只有铁路部门高贵的沉默,媒体的接连打问所获得反馈,不过是“不知道,还得调查,再联系”。

    济南站列车大面积晚点算不得最夺眼球的行业新闻。眼下炙手可热的消息是,世界最长的高速铁路投入运营,中国铁路一鼓作气创出了最高时速等多个世界记录。可是,二元反差已经悄然出现,如果不抓紧时间去改变,它必将成为横亘于中国铁路上的挡道巨石。一方面,我们丝毫不怀疑中国的铁路里程会得到迅速增长,中国的铁路技术会产生极大进展。另一方面,顽固的老大作风和薄弱的服务意识在现有垄断格局之下只能进一步恶化。割裂已经产生,缝隙越来越大。

    在面对批评的时候,铁路部门总是习惯于把原因归结于硬件的不足。比如对于几乎年年遭遇批评的铁路春运问题,他们并不认为其中有多少管理方面的瑕疵,而是一味地将一票难求归因于中国的人均铁路长度比一根香烟还短。事实上,随着硬件水平的大幅度提升,铁路交通方面的问题会不会自动得到扭转,这很让人怀疑。比如此次济南发生的大面积列车晚点事件,告诉乘客一下晚点的原因到底会有多难?

    中国高铁已经跑出世界第一的速度,但这样的荣耀需要以高水平的服务质量与之相匹配,否则再快的速度也不过停留于器物层面,而不可能因此产生真正的基于人性的温暖。速度与服务、硬件与质量的二元反差,其实质是发展与铁路体制之间的割裂和脱节。中国铁路的美好前景,最终需要寄望于铁路体制机制的改革。
(责任编辑:年巍)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