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峰:外资行"减持"潮口,谁是真正的"战略投资者"?

2011年11月16日 09:51   来源:中国经济网   

    “锦上添花人人有,雪中送炭世间无。

    不信且看筵中酒,杯杯先劝有钱人!”

    这一首醒世诗似乎应该送给那些热衷于把“外资入股中国”看作稳定市场“改革利器”的上市金融机构和证券管理者。我们不禁要问,当初那些来“锦上添花”的境外“战略投资者”们如今究竟都干了什么?

    一幕当年次贷危机的活剧又在重演,外资行连续减持中资行套现引人关注,成为热门话题。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从2009年至今,三年间,外资行共减持套现2230亿港元。仅美银一家就套现1433亿港元,高盛、淡马锡分别套现260亿、280亿港元。

    面对着乱象纷呈、危机四伏的全球经济,外资行“减持潮”警示我们:谁是我们真正的“战略投资者”?

    时下,美国金融机构等外资行兑现中国金融机构的股份,的确有为度过难关而通过出售资产、补充资本金来减少风险的意味,可这些表象却不能掩盖其利用减持兑现暴利这个重要实质。

    事实上,当前的减持潮,和2009年初那场减持潮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差异,备受股市跌跌不休困扰的中国普通投资者正在为当年的改革设计弊端埋单。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作为“战略投资者”,高盛所持工行股份在短短5年就收获丰盈的回报。有数据表明,在工行股份上盈利的高盛,初始投资仅为26亿美元,而通过2009年和2010年的两次减持后已获利约42亿美元,截至今年9月30日,高盛的剩余持股价值为67亿美元。另一家美国资产规模第二大的银行——美国银行(BoA)也是赚得钵满盆满,为提高资本金水平,卖掉了所持中国建设银行(CCB)近半数股份。为套现而中途退场再次活生生地揭开了这些所谓“战略投资者”的真实面目——捞钱是第一要务。

    1999年夏季,中国证监会的《关于进一步完善股票发行方式的通知》拉开了外资入股中国的序幕,“战略投资者”概念也随之首次引入,不少学者和媒体都将之视为中国股市的“市场稳定器”、国企改革和治理的好方法。此后几年,中国国企改革,特别是大型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似乎一离开“战略投资者”这些洋大爷的身影,我们致力于“促进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加快改进公司治理结构,帮助实行科学的、现代化管理”的目标就难于实现,企业治理和风险控制的大型国企改革思路就找不着北。由此,不少中资国有银行把“洋老爷”当“洋Teacher”供着,以“超低价让利”奉上高昂的学费,期冀能够借此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引入先进管理技术和经验,增强资本实力,这种改革思路对于那些“唯利是图”的外资行无异于“与虎谋皮”,必然枉费心机。

    平心而论,允许外资以参股、并购等方式参与中国企业改组改造和兼并重组,支持包括金融机构在内的A股上市公司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一方面是中国加入WTO后履行当初开放金融市场承诺的客观要求,另一方面也有借用境外战略投资方的经验,推进国有企业市场化变革的用意。但是,由于我们的政策设计不够严谨、周全,在投资规则制定和监管体系方面过于宽泛,太低的国有资产定价事实上造成了外资投行把中国资本市场当成“套利”的提款机,豪取高额利润。此外,一些所谓外资行顾问的“先进理念”和“一流经验”常常显得“水土不服”,无法解决我国包括大型金融机构在内的上市企业存在的问题,更不要说找到改革的出路。再者,以资本逐利为目的的那些境外“战略投资者”,如今有的在危机动荡中已是“日薄西山”、自顾不暇,他们的先进性又体现在哪儿了呢?除了“不见兔子不撒鹰”的投资牟利行为,到哪里去找战略伙伴的影子呀?

    因此,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不能依赖于以出售股权引入境外投资者为主要手段的结构性改革。无论是从提升企业治理水平,还是从国家金融安全和利益的角度来考虑,都要求我们寻找出一条内生性的新路。毕竟,改革之路是要用自己的脚一步一步踩出来的。

    同时,中国普通股民与中国资本市场风雨同舟、荣辱与共,他们才是真正的“战略投资者”,也理应是改革成果的同享者,再也不能让他们成为那些外资行榨取高额利润的受害者了!

    西人有句谚语:你笑,全世界跟着你笑;你哭,只有你一个人哭。我们应该警醒:为什么“只有你一个人哭”?对于那些“利则相攘,患则相倾”的“战略投资者”们,我们要说:走了就别再回头!(王振峰)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

 

  外资险企高调涉足中国市场

 

  推动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协调发展

 

  内外资企业税制改革响应公平竞争的市场呼声

(责任编辑:李焱)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