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整体来看,欧洲并不需要中国的钱。美国《华尔街日报》11月2日发表菲利普·鲍林题为《欧洲不需要中国的钱》的文章认为,中国以前似乎是要与欧洲做朋友,其方式就是对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国债发行做出积极评论,尽管它没有投入太多资金。如今,中国则希望欧洲在一系列贸易问题上做出让步: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解除对华高科技出口禁令,减缓人民币升值压力以及让中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发挥更大作用等。(11月3日新华网)
在《华尔街日报》看来,中国不过是把出手救助欧洲作为一系列问题上讨价还价的手段。这仅仅是一家之言,还是大多数欧洲人的看法,有待于我们进一步观察。但这至少反映出欧洲人的一种倾向:中国对欧洲提供任何救助措施将是有条件的。
这反映出一个现象,值得我们注意。欧洲一些国家既想享受中国提供的免费午餐,又对中国加以提防。换句话说,虽然他们希望中国掏钱相救,但内心却充满警惕和提防。实际上,欧洲一些国家从未把中国当作朋友。例如,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波及到欧洲时,中国对其伸出了援手,然而不到两个月,欧洲马上对中国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同时还联合美国逼迫人民币升值。
正因如此,目前是否救助欧洲,在中国国内引发了很多公开的争论,一些知名人士也参与其中。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原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称,欧元不应分崩离析,我们将继续支持欧洲维持欧元稳定的举措。中国已准备好与其他国家合作,共同提振市场信心。帮助欧洲对中国和世界都有益。
而著名经济学家、原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余永定在英国《金融时报》撰文称,在欧元区内部博弈尚未形成解决欧债危机的清晰路线图时,中国必须等待,不应该援助个别危机国家。美债、欧债都存在很大风险,从中长期来说,中国已经在美债问题上越陷越深,没有必要再进入另一个欧债的陷阱。他特别指出,在债权危机面前,中国不是陷入困境国家的最终贷款人。
在国外,由于此前被爆炒的“中国要大量购买意大利国债”的传言破灭,欧洲媒体对中国是否“施救”的议论冷静了许多。一篇题为《中国并非欧洲的白衣骑士》的文章指出,债务缠身的欧洲政府缓解压力的一个新方法是:暗示中国将用自己的巨额外汇储备出手相救。但中国增持高风险的欧洲国债几乎毫无道理,在美国有失颜面的债务上限论战后,中国已经很担心美国违约的风险,他们不太可能买进更加危险的资产进行“豪赌”。
尽管有关中国是否救助欧洲的猜测还在继续,但是许多欧洲人却认为他们并不需要中国的钱,就如本文开头提到的菲利普·鲍林那篇文章所代表的观点。那么,中国又何必自作多情!在这里,我们不妨听听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11月1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的一番话:有一种思路容易造成误导,就是替欧洲部分国家假设,会有人来救你们,并且替你们解决自身的问题。我不这样认为,毕竟,中国的人均收入是4000美元左右,欧洲人的人均收入则在38000美元左右。
虽然中国是否达到了人均收入4000美元是一个疑点,但有一点却是明确的:大多数中国人并不情愿花钱为欧洲国家缓解困难。至少中国数千万老年人会要求知道,在他们自己还没有一个像样的养老体系作支撑的情况下,为何还要援助比中国人更加富裕的欧洲人,让他们早日退休享受比中国老年人好10倍以上的福利?如果德国人、法国人都不愿意掏更多的钱去救助,中国又何必操这份心?
事实上,在巴西、俄罗斯等国家都不愿意救助欧洲的情况下,即使中国出资购买欧债,也难以拯救欧洲。例如意大利的债务就高达2.3万亿美元,而中国的外汇储备约3万亿美元,其中大部分是美元资产,因此中国不可能凭借一国之力拯救意大利,更不用说拯救欧洲了。更重要的是,从来都是富人借钱给穷人,可为什么中国却要将钱借给比自己富裕至少10倍的欧洲国家呢?外汇储备来自于中国人的血汗钱,为何不用来提高国民待遇,促进国民消费,却要大量购买欧债,供给欧洲人消费呢?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邱林)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王振峰:如何解读周小川“援欧时机论”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