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嘱易:“影子银行”呼唤地下金融阳光化

2011年09月13日 06:23   来源:中国经济网   

    电影《华尔街》有句经典台词,贪婪不好听,却是好东西。如今,“金钱永不眠”的理念早已从大洋彼岸传播到了神州大地。在国家宏观经济银根紧缩的大背景外,不论是民间资本,还是国企资金,它们都遵照逐利的本性参与到一场“高利贷”的狂欢之中。

    从江苏泗洪疯狂的高利贷案件被媒体曝光,到温州巨邦鞋业老板王和霞失踪、闽北担保链崩溃、福建建阳刘斌案爆发,8月中旬,南京的高利贷者人间蒸发,一家银行的支行财务经理也相继失踪,再到8月14日,因上亿元高利贷无法归还而潜逃至江苏丹阳的浙江丰华木业有限公司老板封庆华被警方押回衢州……

    随着高利贷案件的不断曝光,一条传销式的多层次金字塔式高利贷集资链条被呈现出来,将民间资金与众多担保公司、典当行以及其他非银金融机构,联结成一个游离于传统监管体系之外的“地下金融体系”,有人形象地将之称为“影子银行”。

    而当下中国则有这两类“影子银行”:一是民间借贷,被视为非法的融资渠道,但江浙一带的中小企业之所以能有今天,此非法渠道功不可没;二是一些大型国企,他们在以优惠利率贷到款之后,将多余的信贷资金再转手高利贷给缺钱的企业,和倒票的“黄牛”一样。从某种角度来说,“影子银行”就是中国金融的畸形生态的真实写照。

    究其原因,除去通货膨胀的压力依然严峻,央行在回收着流动性外,无论是个人的贪婪逐利,还是公司的“不务正业”,投资渠道过于狭窄都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动因。对于大部分人来讲,当下除了银行存款外,基本没有其他的投资渠道;对于很多公司来说,并不想靠委托贷款赚钱,但作为一个制造业企业,无法找到合适的盈利项目以寻求企业新的盈利增长点。

    另外,国家的抗通胀措施导致房地产、制造业等一系列的增长业务放缓,却为那些资金充裕的国有企业发放委托贷款创造了条件,因为成千上万家中小型企业正在为求生存而寻求高利率的民间贷款。

    任何一个有理智的人都可以轻易得出结论,没有一个传统制造产业可以支撑高利贷的利率。一些实业企业家因为企业利润低,人工及原料成本高,将手中的资本投入了借贷行列,追逐高利润,产业空心化的现象正在传统产业蔓延。

    当然,我们应该理性地看待“影子银行”,在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民间借贷更多时候是支持了实体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子银行”提供的资金是我国以银行为本的金融体系的有益的补充。

    但是,伴随着非银金融机构的大发展,来自“影子银行”的大量资金,有可能会扰乱宏观调控的效果,而且一旦出现资金链断裂潮,这个游离在监管之外的“影子银行”体系,也有可能引发一场前景难测的金融危机。

    “疏”永远比“堵”更有效。面对“影子银行”发展的现状,根本的解决方法就是把地下金融拿到桌面上来,阳光化。另外,还应该给好的地下金融公司银行牌照,并建立退出机制。

    众所周知,每当银根紧缩时,民资高利贷就会如暗涌一般。提前防范风险,就政府相关决策者不得不查的当务之急。如果资金断了,政府再“亡羊补牢”,受损的不但是有贪婪动机的公民和企业,更是政府的公信力和风险防控能力。

    话题回到开头,金钱不眠,贪婪不止。贪婪与欲望与生俱来,或许只有时间会把我们重新校正。但我们都希望,会为时不晚。(吴嘱易)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利率双轨制”亟待金融再改革

(责任编辑:王雅洁)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