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评论频道 > 原创评论 > 正文
中经搜索

韩叙:让我们一起,远离过度包装

2011年09月05日 11:16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秋临近,又一轮月饼市场争夺战打响了。

    在杭州诸多卖场里,各式各样包装精美的月饼已经上架,价格从几十元到近千元不等。从包装的材质上说,不仅有纸张、塑料,更有绸缎、木材、金属、有机玻璃甚至水晶等。从礼盒的内容来看,除了单一的月饼礼盒,很多商家选择了“月饼+茶叶”,“月饼+红酒”的混搭礼盒,价格也较普通的月饼礼盒高出不少。

    一块售价只有几元或十几元的月饼是如何变身成百上千元的天价月饼的?

    答曰,过度包装。

    过度包装,老生常谈。

    对于食品行业而言,包装最根本的功能是延长保质期,使之便于运输携带,且不受污染。除了这些实用功能外,被包装的商品还催生了包装的非实用功能,即以包装增加产品的吸引力,使之卖出更好的价钱。于是,便有了过度包装。

    过度包装的标准是,包装物的价值超过被包装产品售价的20%。其最直接的后果是,导致商品成本上升,消费者负担加重,花了冤枉钱。

    更为严重的是,过度包装所造成的资源浪费是惊人的。最新统计显示,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里有30%以上是包装性垃圾,而这些包装性垃圾中50%以上属于过度包装。仅就一年一度的中秋节而言,据环境保护部提供的数据,全国每年要生产1亿多盒月饼,耗费大量木质材料,一个节假日就要“吃掉”一片森林。还有专家算过这样一笔账:目前我国一年约生产12亿件衬衫,其中8亿件是盒装,8亿只包装盒约需用纸24万吨。如果以直径10厘米的树木为标准计算,每7棵树可以制1吨纸,8亿只包装盒就相当于要砍伐168万棵树木。

    另外,伴随着商品包装愈演愈烈之势,市场上出现了严重的价格扭曲现象。而价格的扭曲又反过来刺激了商品过度包装,如此恶性循环,严重干扰了市场秩序,助长了奢侈浪费的消费习惯,与我们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的宗旨相背离。

    事实上,无论是企业还是商家,要想获得长足的发展,必须要在产品自身的质量和创新上多下功夫,只有为消费者提供更好更优的商品,才能真正赢得市场。作为普通的消费者,我们也当倡导理性消费,远离那些过度包装的商品,使之失去市场,失去生存的土壤。只有双方合力,才能根治过度包装的顽疾,此谓良性循环尔。(韩叙)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责任编辑:胡可璐)

分享到: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观察家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