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浩俊:高额的外汇储备可否投向地方债?

2011年09月01日 06:39   来源:中国经济网   

    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10.7万亿的地方债,这是两个都十分引人关注的数据。关注前者,是因为美国债务危机和人民币升值,公众担忧中国外汇储备的“含金量”,以及购买的1万亿美国债券会不会损失;关注后者,则主要源于对地方政府偿债能力的不放心,以及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资金链”是否坚固的怀疑。

    也就是说,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如果找不到一个相对合理的解决办法和措施,都会成为公众心中一个难以解开的“疙瘩”。

    既然一边是“肥”得可能出现风险,一边是“瘦”得可能出现问题,那为什么不能将二者建立起一种对应关系,用外汇储备购买地方债呢?

    这两年,对于外汇储备,有关如何投资、如何保值、如何避免汇率风险的意见和建议,应当说很多很多。有认为应当更多购买美国国债的(事实也证明,购买美国国债是外储投资的主要渠道),有认为应当购买石油和黄金等战略物资的,有认为应当补充社会保险基金的,还有认为应当直接发给老百姓的。

    而事实上,除了购买美国国债及少量紧缺资源之外,其他的建议都被管理层用行动否定了。购买石油和黄金等战略物资,显然是不可行的,不仅从国际关系角度看不允许这样做,石油、黄金的储备及供应亦无法满足中国外储投资的需要。其实,用外汇储备来补充社会保险,或者发放给全体公民,同样行不通。因为,外汇储备更多的是一种符号,是国家创汇能力的象征。实际上,外汇的实际价值已经被创汇企业消耗。所谓的外汇储备,是用基础货币作保障的。把外汇储备拿来直接发放,就等于印钞票,会引发严重的通货膨胀。

    但是,外汇储备也不能无休止地在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的过程中慢慢消损,如此下去,总有一天外汇储备会出现巨大的损失。

    我们再来看地方债。由于形成速度过快,对应的投资项目回报不明显,周期往往很长。特别是一些公益项目,更多的是社会效益,而非经济效益。此外,还有一些地方甚至将资金投向了面子工程。因此,如果不建立有效的债务偿还机制,没有足够的财力作保证,债务风险是会重复出现的。

    这就提供了用外汇储备购买地方债务的机会。因为,既然外汇储备能够购买美国国债,自然也能购买地方政府债务。而由于地方政府负债已成现实,并形成了事实上的购买力,因此,用外储购买地方债务,并不会构成新的更大的购买力,不会引发通货膨胀。

    需要强调的是,用外储购买地方债,并不是为了给地方政府提供新的资金支持,好让地方政府继续大拆大建,而是为了偿还银行贷款,降低地方政府的银行负债,避免可能出现的债务风险。所以,对银行由此增加的信贷资金,必须明确规定,不允许再给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增加贷款、增加信贷规模,而必须用于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发展,以缓解实体经济的资金矛盾,增强实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外储购买地方债的利率,则可按照银行同期同档利率计算,并可在20%的幅度内上浮,以保证外汇储备的投资回报。初步设想,首期购买数量可确定在政府债务的30%,约3万亿左右。具体数量,可根据不同地区的债务情况及风险状况来确定。

    为了确保外汇储备不出现风险,在购买地方债务的同时,必须要求地方政府制定债务偿还方案,建立债务偿还基金。具体来源可包括政府预算内安排、土地出让收入、预算外资金、国有股减持等,每年偿还的本金数量不能低于实际购买债务的10%,力争在10年内偿还所有外汇储备购买的债务。

    总之,建立外汇储备与地方债务的对应关系,用外汇储备购买地方债,既可以为外汇储备的投资找到一条新的渠道,也可以有效化解地方债务可能出现的风险,值得一试。(谭浩俊)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全面审慎研讨外储方略

(责任编辑:王雅洁)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