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查出蘑菇被漂白”关切到食品安全了吗?

2010年12月02日 13:47   来源:中国经济网   黄水牛
    近日,有媒体连续报道称,在农大农学院高卫芳博士的指导下,西城阜外一小六年级学生张皓做了一个课外实验:通过“在暗室紫外线条件照射观察荧光”的实验方法,他发现市场上的一部分鲜蘑菇被荧光增白剂污染。针对此事,市食品办昨天公布了近期对蘑菇产品的抽检结果——监测结果显示,有3个样本检出荧光增白物质,合格率为97.73%。(12月2日《京华时报》)

    每个接受过高中以下教育的人都在学校里接受过实验课的教育,物理、化学、生物等很多科目都需要通过实验手段掌握基础的科学知识和常识。万万没有想到是,一个北京的小学生居然用常识性的试验方式证明了食品安全中被人们“忽略”掉的食用蘑菇里竟然暗藏玄机。

    相比于中国央视的电视栏目“每周质量报告”中披露的林林总总的食品安全问题,北京小学六年级学生的试验要简单明了得多,既不需要化妆暗访,携带微型摄像机奓着胆子深入黑窝点,也不需要费劲脑力的后期包装电视节目,用“紫外线看荧光”的小学生试验方式就很轻松地证明了——市场上的一部分鲜蘑菇被荧光增白剂污染。

    按照科学的精神去评判市场行为,也是有矩可循的。每年的诺贝尔奖颁布中就有一项叫做“经济学奖”的奖项,通常是颁给那些用科学的方法证明经济和市场行为的学问家。

    一个六年级的学生居然就用最简洁的方法证明了鲜蘑菇与荧光增白剂的关系,说起来,这也许是中国在不远的将来有望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可能。已经没有可能与经济学奖挂钩了,因为北京的市场管理者们——“工商局认为小学生的实验不具有科学性和权威性”,换个说法,就是因为小学生的试验不能作为一种事实依据。这句话的另外一层含义是,小学生的试验也证明了教育部颁布的各种试验大纲都是不具有科学依据的。

    有意思的是,如果小学生的试验不能作为依据的话,那么北京市食品办给出的“有3个样本检出荧光增白物质,合格率为97.73%。”显然是完全可以作为科学性的、权威性的依据了。3个样本检出含有荧光增白物质,实际上也完全可以证实小学生的话具有真实性——对消费者来说,100个样本中,有一个含有荧光物质被吃到肚子里了,那就是百分之百地受到对健康的伤害,这是无法否认的事实。

    最为可笑的说法是,“市食品办同时透露,自2009年以来,包括上述的132个样本,共对321个食用菌样本进行了荧光增白物质检测,只发现了上述的3个不合格样本。以此来算,整体合格率可达99.07%。”

    也就是说,如果不是这个小学生具有对知识的渴求,对试验的兴趣,北京的鲜蘑菇整体合格率必定是100%了。工商局和食品办在维护北京市民餐桌食品安全上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一世的英明全被这个好学的小学生毁掉了,没有哪个负责食品安全的机构会为毒蘑菇存在于市场而去担责,更没有哪个相关部门的领导为此而引咎辞职,好在实验者是个小学生,只有否认他的科学性就完全可以度过这次风波,市场里出售的鲜蘑菇也不会有好事的市民天天带着紫外线灯去照射,时间会淡忘一切的。

    其实呢,北京的餐桌食品一直很安全,只要看好自家的小学生不要没事做试验,也不要给工商局和食品办的公务员们惹事,餐桌食品的合格率一定是100%的。(黄水牛)

(责任编辑:侯彦方)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