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坚持预防为主和促进防治结合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是我国卫生工作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也是享誉国际社会的一条重要经验。但是一度被忽视,特别是在利益机制的扭曲下,“重医轻防”曾相当严重。这次医改方案,把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与医疗服务、医疗保障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并列,作为四位一体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并首次提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目标任务,都是突出强调预防为主,强化公共卫生服务。这既是从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出发,也是应对卫生工作新挑战的需要。
(一)预防为主是新形势下提高健康水平的必然选择
最近20多年,世界范围内,由于生态环境、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人口老龄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对人类健康带来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我国也面临着传染性疾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双重负担。一方面,传染病危害依然严重,非典、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传染病威胁居民健康甚至社会稳定;我国的病毒性肝炎和结核病人仍然是全球病例最多的;性病和艾滋病也出现了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的态势,对我国居民健康具有巨大的潜在危害。因此,通过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避免传染病大规模爆发,维护人群健康和社会稳定,是卫生系统的首要任务和义不容辞的责任。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快速的城市化、市场化和老龄化,人民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习惯的改变,人群疾病谱转变明显加快,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精神疾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上涨速度非常快,已经成为居民的主要致死病因,疾病造成的经济负担日益严重,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不仅严重威胁着人民健康,甚至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表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大多是由不健康生活方式引起的。通过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注重营养均衡的饮食、坚持经常性体育锻炼、禁烟限酒、保持心情愉快等,会预防80%的心脏病、中风、糖尿病和40%以上的癌症。但是,单纯的医疗技术提升并不能显著改善居民健康状况。过去20年,美国心脏病死亡率下降了30%,主要是预防控制的结果,而医疗技术的贡献仅占5%。日本是世界上平均预期寿命最高的国家,主要归功于日本人民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预防保健不仅仅能起到满足社会成员多方面健康需求的作用,也是最有利的健康投资,可以有效降低整体卫生费用。有研究表明:1元的预防投入一般能节省6-10元的治疗费用,相应也能节省100元左右的抢救费、误工费和陪护费,特别是对于某些疾病(如慢性、恶性疾病),治疗费甚至能节省百倍。更为重要的是,坚持预防为主可以尽量避免人们患病后的身心痛苦,有利于提升人民群众的生命质量和幸福感。
国内外实践证明,以疾病为中心、单纯的治疗模式的成本高昂,是不可持续的,因此,转变卫生发展方式,把疾病的预防放在首位,已经成为世界潮流。世界卫生组织最近又提出了重振初级卫生保健的战略。各国都把初级卫生保健作为当前医疗卫生改革的重要内容。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卫生改革方案也第一次把加强预防保健作为国家卫生战略之一。在深化改革中,必须充分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毫不动摇。
(二)防治结合是适应疾病模式转变的有效策略
面对新的疾病挑战,卫生工作重点必须从治疗为主转向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从医疗机构走向社区和家庭,加强基本卫生保健,重视传统医学在疾病防治中的作用,促进预防和医疗的整合,发挥卫生系统的整体效能。因此,不论是发展理念上,还是发展重点和策略上,都需要转变、创新。
在公共卫生方面,我国过去是以防治传染病为中心任务设计的体系,从防疫站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都是重视实验室检验检测技术;在医疗方面,过去是根据以治疗为中心的医学模式设计的体系,重视高新设备使用,很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仍以医疗为主体任务,特别是一些从一二级医院转来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彼此独立,不够衔接。当前,应根据面对全人群加强慢性非传染病干预管理和注重预防保健的特点,从整体联系上重新评估公共卫生服务需求和内容,确定公共卫生服务范围;重新审视和调整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确定相关领域的职能定位。医疗卫生工作要关口和重心下移,社区和一般乡镇卫生院应从医疗为主转向以公共卫生服务为主,重点开展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和慢性病管理。促进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选择。制订居民膳食营养计划,指导居民健康生活。加强心理疏导,缓解由社会结构剧烈变化带来的心理健康问题。充分发挥中医药(民族医药)在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中的作用,重视中医药“治未病”项目的推广。
加强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两大体系之间的协作与融合,增强互动和支持,更好地将防治任务落到实处。目前,两大体系之间有四个结合点:一是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提供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时,要接受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二级、三级医院的业务指导。二是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承担起健康“守门人”职责,负责转诊和分流病人,要面向居民提供连续、全面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三是在应对和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上,医疗机构要提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现和反应能力,及时报告疫情等信息;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要及时调查分析,研究公共卫生措施,将突发事件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这更需要两大体系积极有效地配合。四是在人才培养方面,要造就一批既懂临床医学又懂预防医学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在两大体系中发挥作用。
(责任编辑:胡可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