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建设世界城市举世瞩目,有几个重要问题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予以回答,以利于统一思想、推进建设进程。
一、社会主义国家能否建设世界城市
当前,人们认为纽约、伦敦、东京是世界城市,这些城市都处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能否建设世界城市?答案是肯定的。正如社会主义国家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一样,社会主义国家也能建设世界城市。形成世界城市的根本动力是经济的高度发展。未来谁能抓住机遇,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壮大经济实力,增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和控制力,谁就有机会成为新的世界城市。
我国改革开放后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的有效结合,促进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提高了经济的国际化程度。我国已经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并成为其新的增长极。在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中,我国成功地克服了危机的冲击,并对在世界范围内战胜危机作出了重要贡献,不可避免地被推向了世界前台,彰显了经济实力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是一些西方国家政要和专家学者也承认的。在中国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建成世界城市,已不是遥不可及的幻想,而是有着坚实的基础,是迟早会到来的事情。
二、发展中国家能否建设世界城市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同时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出现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这些都是建设世界城市必须认真把握的,但是不能因此否定发展中国家能建设世界城市。
经济高度发展是世界城市形成的根本动力,而国家的强盛并最终成为世界强国的历史进程则催生了世界城市。我国虽然是发展中国家,但是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发展速度最快的发展中国家。最大、最快,决定了我国不同于一般的发展中国家,不能用一般的眼光来看待我国的发展。现在,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虽然人均GDP在世界排位还较落后,但是再经过20年至40年的发展,我国的生产力将得到更大的发展,经济质量将大幅提高,经济总量也将增大,综合国力会进一步增强,相应的对世界的贡献会更大。在这样一个民族复兴、国家强盛的历史进程中,国家的城市化步伐大大加快,必然会产生一批优秀城市引领全国发展。这些优秀城市本身就具有较强的综合实力和较高的国际化程度,它们以强大的祖国为后盾,面向世界,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突出自身特色,发挥后发优势,努力提高在全球城市中的层级,其中的佼佼者必将成为全球城市网络中新的重要节点——世界城市。
三、建设什么样的世界城市
北京建设世界城市要高扬和平与发展的旗帜,体现时代特征;要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体现中国特色;要发挥首都优势,体现北京特点。
(一)体现时代特征: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求和平,要求北京本身是一个和谐的城市,同时又为建设和谐世界服务,通过吸引重要国际组织落户北京、在北京举办大型国际活动,增进世界人民的友谊,促进世界人民大团结,成为国际组织、国际活动聚集地与世界和平友好的纽带。
谋发展,要求北京抓住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契机,在全球这个更加宽广的层面上谋求更大发展和科学发展,创造宜居的人文与自然环境,吸引世界高端企业总部、高端人才落户北京,在更高水平上聚集巨大的发展势能,为推动世界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极和世界发展的策源地。
促合作,要求北京以更加开放、包容的胸怀,吸纳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尊重国际惯例、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构建发达的交通和信息网络,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统筹协调各方利益,公正合理地使用各种资源,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成为世界商业谈判、协调中心和全球资源配置的枢纽。
(二)体现中国特色: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北京坚持效率与公平并重,促进先进生产力高度发展,以后发优势赶超世界顶级城市,成为后发强劲、快速赶超的发展之都。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求北京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大力培育市民的民主意识、法制意识,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严格依法办事,增进与世界政治、法律界的交流,促进世界对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的了解与认同,成为高度民主、高度法制的政治文明之都。
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求北京应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不断开拓文化建设的新领域、新途径,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走向世界,成为传统与现代交融、东方与西方交汇的文化之都。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北京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社会管理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公共安全体系,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增强社会创造活力,形成和谐人际关系,为建设和谐世界作出贡献,成为高度安全、高度稳定的和谐之都。
(三)体现北京特点:促进城市服务功能强大、文化特征突出、创新能力卓著。服务功能强大,要求北京“四个服务”水平大为提高,服务业内部结构优化,以金融、商务、信息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集群基本形成,现代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提高、国际竞争力增强,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知识密集型的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成为集金融、商务、信息等高端业态为一身的世界服务中心。
文化特征突出,要求北京历史文化遗产得到科学保护和利用,现代文化元素大量涌现,各类文化资源有机结合,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文化生产力、文化竞争力、文化感召力大为增强,成为古都风貌鲜明、现代气息浓厚的世界文化中心。
创新能力卓著,要求北京科教体系健全、基础资源丰富、管理体制机制先进,社会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增强,产品开发、技术创新集群基本形成,世界一流水平的新型研究机构数量较多,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大幅提高,成为全球创新资源聚集、创新成果丰富的世界创新中心。
四、建设世界城市要经过哪些阶段
北京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离世界城市的要求还有差距,这决定了建设世界城市需要较长时间,大致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一)整合资源、奠定基础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经济目标是人均GDP达到两万美元、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趋势得到遏制;主要社会目标是城乡差别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法律法规体系比较完备;主要任务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引导各类资源朝着建设世界城市的方向配置。“优化一产、做强二产、做大三产”,培育科技创新基地和金融、商务、信息中心,治理工业化遗留的环境污染、交通拥堵、贫富差距拉大等问题,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和城区区域协调发展。
(二)优化组合、快速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经济目标是人均GDP达到五万美元、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主要社会目标是城乡一体化发展、公共服务基本满足社会需求、依法办事渗透社会各方面;主要任务是加快城市功能调整,形成大都市圈,使重化工业和服务业中不适应城市发展的业态向外部转移,完善服务业内部结构,突出高科技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建立高度分工而又密切协作的社会化生产体系,促进城市从低端服务向高端服务转变,从松散型的区域经济协作向紧密型的区域经济协作转变,从政治、文化功能突出向政治、经济、文化功能并重转变。
(三)集成创新、全面建设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经济目标是人均GDP达到六万美元、中等收入阶层成为社会的主体;主要社会目标是社会高度信息化、法制化和常住外籍人口比例大幅上升,呈现辐辏首善、协和万邦的景象;主要任务是引导资源向科技、教育、信息、生态等领域倾斜,汇聚各领域的创新成果,使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建成世界一流水平的新型教育体系和研究开发体系,建成世界先进的金融、商务、信息中心,建成发达的公共交通和远程运输系统,建成良好的生态保护系统和宜居环境。
(作者系北京社科院办公室主任、北京世界城市研究基地秘书长)
(责任编辑:李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