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是后金融危机时期应对激烈的区域竞争,抢抓新一轮经济大发展主动权的重大战略举措。孝感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内陆城市,立足本地发展实际,深刻领会发展方式转变的科学内涵,正确处理好五种关系,对促进孝感的科学发展至关重要。
从发展动力看,必须处理好投资、出口、消费的关系,增强经济增长的协调性。投资、出口、消费是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三驾马车”并驾齐驱是经济协调均衡增长的重要前提。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关键是要充分发挥三者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保持持续的发展动力。一是优化投资结构。从孝感的实际来看,投资仍然是加快发展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但在新的发展要求下,投资不仅仅是数量的增加,而是借助总量扩张调整现有存量,优化经济结构。二是坚持扩大出口。从孝感的实际来看,去年出口仅有1.92亿美元,只占GDP的2%,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远不够,而孝感部分资源比较丰富,部分工业品具有竞争优势,劳动力十分充裕,走出孝感,走向世界,寻找更大的市场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三是积极引导消费。消费是最终需求,是经济增长最深厚的动力。扩大公共财政支出的规模和范围,完善各种社会保障和公益事业,把政府应当承担的职能从居民身上转移过来,增强消费信心。
从发展支撑看,必须处理好一、二、三产业的关系,增强产业发展的协同性。第一产业基础脆弱,第二产业质量不高,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是孝感产业的现实状况。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关键是要构筑现代产业体系,增强三次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一是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孝感目前正处在工业化中期的初始阶段,全部工业、规模工业占GDP的比重分别只有36.8%和32.5%,新型工业化的任务还十分繁重。必须坚持推进工业强市战略,以实施重点产业三年倍增计划为抓手,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工业发展方式转变。其一是着力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其二是着力提升传统产业。其三是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其四是着力推进产业聚集式发展。二是着力发展现代农业,促进传统农业转型。坚持大武汉城郊型现代农业的定位,以工业理念谋划农业,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为突破口,实现农业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其一是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其二是突破性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其三是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水平。三是大力发展服务业,提升产业发展层次。优化经济结构,加快发展以服务业为主的三产业是重点。要实施好旅游业、现代物流业、房地产业倍增计划,突破性发展服务业。其一是大力发展旅游业。其二是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其三是扩大发展金融保险业。
从发展路径看,必须处理好推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增强城乡发展的均衡性。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把加快城镇化进程与新农村建设统一起来,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路径。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今年孝感提出建设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按照“一年起好步、三年打基础、十年基本建成”的进程,把孝感建设成“经济总量大、城市规模大、区域带动力强”的鄂东北大城市。近期目标是到2012年,实现生产总值过千亿元,城镇化率达到44.5%,孝感主城区建成区面积突破 4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到45万人。到2020年,全市城镇化率实现 55%以上,中心城市建成面积突破 12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到 120万人。这既是孝感未来发展的战略目标,也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载体。其一是突出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其二是突出小城镇的基础性作用。其三是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从发展的基本要求看,必须处理好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统筹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促进经济和生态的互动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发展实践中,既不能抑制经济发展,消极保护生态环境,也不能“先污染后治理”,用大量消耗资源、严重破坏环境来实现高速增长,必须抓住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机遇,积极探索“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其一是创新和落实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严格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制、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不断完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绩效考核指标和办法,将考核结果纳入全市目标管理体系。其二是积极推进资源环境领域的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大财政、税收、金融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通过技术改造降低生产能耗,重点做好耗能大户的节能降耗工作,支持企业开展节能降耗、节水、节材和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等方面的技术改造。
从发展的根本目的来看,必须处理好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的关系,增强发展的和谐性。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同时,在新的形势下,保障和改善民生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要坚持促进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互相促进、协调发展,坚持将发展的成果更多地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按照优先安排困难群众最需要解决的项目、优先安排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公益事业项目、优先安排让大多数人受益项目的原则,继续加大对民生项目的投入。坚持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加快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不断提高保障和救助水平。健全完善医疗保险制度,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对基本人群的全覆盖,并进一步降低起付线,提高报销比例。促进城乡居民充分就业,不断完善政府支持、市场主导、企业带动、社会参与的促进就业长效机制,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推进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小企业和第三产业发展增加就业,加强就业培训服务扩大就业。坚持以公共服务为取向,扎实推进教育、文化、医疗等体制改革,促进各项社会事业稳步均衡发展。坚持建设城市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房,继续危房推进农村“消危”工程,逐步解决城乡低收入人群住房困难。在此基础上,逐步将更多的精力和资源投到以公平有序、安定和谐为目标社会建设上来。要加强社会组织的建设和管理,健全和完善基层民主参与机制,逐步消除社会特权现象和潜规则,让社会各阶层特别是弱势群众都能平等地表达自己的诉求,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使社会各阶层在谈判与妥协中最大限度地实现社会均衡与和谐。要进一步完善社会矛盾调处体系,畅通利益表达渠道,加强社会风险预警,建立多元化矛盾解决机制,有效预防和化解各种社会矛盾。要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通过加强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形成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全市人民安居乐业、和谐相处的良好局面。
(作者系中共湖北省孝感市委书记)
(责任编辑:侯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