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

——读王忠禹《国企改革攻坚纪实》有感
2010年03月01日 08:55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陈清泰

  编者按 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继续保持国有经济良好发展态势,对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意义重大。《国企改革攻坚纪实》一书以丰富的内容,从一个侧面客观地记录了上世纪90年代国企改革攻坚的历程,为企业和实际工作者探索和完善国企改革提供了借鉴,也为研究中国改革的专家学者提供了基础资料。研究书中所阐述的诸多观点和措施办法,对进一步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纪实》一书以丰富的内容,准确地记录了上世纪90年代前后国有企业改革攻坚的史实。

  企业管理出版社即将出版王忠禹同志《国企改革攻坚纪实》(以下简称《纪实》)一书,我有幸先读了书稿。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首过去,往事历历在目;展望未来,国有经济如何进一步发挥主导作用,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这是我们一直在思考和关注的问题。读了《纪实》引起我很多回忆与思考。

  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堪称世界经济史上规模最大、最了不起的事件之一。王忠禹同志在国务院生产办、国务院经贸办和国家经贸委任职期间,和我们一起从事国有企业改革和经济运行综合协调工作。这一时期,正是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最为艰难、最为关键的时期。国有企业改革正从传统体制框架下,以承包为主要形式,通过“一厂一策”,放权让利,放开搞活,转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以制度创新克服传统体制的弊端,使包括国家投资的企业成为独立市场主体,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时期;是从专注搞活一个个国有企业,转向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调整、从整体上搞好国有经济的改革阶段。此时,国有企业不仅是改革的主体和对象,更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和财政税收的支柱。随着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和财政、税收、金融、外贸以及劳动、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等项改革一齐出台,国有企业历史积累的深层次矛盾爆发式地凸显出来。企业承受着巨大改革压力和沉重的改革成本。书中按时间先后顺序收集了作者在这一时期的讲话、文章,清晰地记录了这一时期党中央、国务院对国企改革采取的方针、政策、措施及一些改革的重大决策。从中可以看到,认识在一步一步深化,实践在一步一步推进,成效在一步一步显现的改革足迹。党的十五届一中全会提出用3年左右的时间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即“三年脱困”),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全国上下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工作,到2000年如期实现了目标,为中国经济稳定增长奠定了基础。从书中我们可以深深感受到,上世纪90年代,在国有企业大面积走向市场的环境和条件下,为了生存和发展,国企改革着实打了一场艰苦的攻坚战。书中论述的许多内容涉及到国内外都十分关注的国企改革的重大问题。

  

  《纪实》来源于实践,又是对实践的总结,经受了实践的检验。

  这一时期,我在王忠禹同志直接领导下参与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各项工作,书中许多讲话都是我亲身在场的,读起来感到十分亲切。文章、讲话的内容都是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每次调研,王忠禹同志都认真听取地方领导、企业干部职工的意见,总结先进地区和先进企业改革发展的经验。

  经过改革开放,我国经济体制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状态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我国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初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国有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企业所有制结构改善,民营企业快速发展,外商投资企业不断增加;包括国有及其控股企业的整体实力和市场竞争力迅速提高,一些企业开始跨国经营。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迅速成长,从技术开发、经营管理到国际化经营等各类专业人才队伍日益壮大。企业改革的进展对经济体制改革和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支撑和促进作用,极大地提升了国民经济的整体活力和实力。看到这些,国企改革攻坚所付出的艰辛也就变成了成功的喜悦。

  

  《纪实》不仅是历史的记录,同时具有现实意义。

  国企改革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特别是经过上个世纪90年代的改革攻坚,积累了十分丰富和珍贵的经验。“温故而知新”。研究书中所阐述的诸多观点和措施办法,对企业的进一步改革和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现在资源环境约束明显增强,土地、矿产品、能源等生产要素价税调整势在必行,一般廉价劳动力优势正在弱化,环境成本内部化大势所趋。以大量消耗资源、污染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增长已经走到尽头,支撑原有增长方式的环境条件正在变化。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大趋势。面对新的形势,国有企业应认清形势、抓住机遇,率先转变发展方式,走主要依靠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以提高效率实现企业发展的道路,由专注企业做大,转向把企业做强。

  从《纪实》一书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国有企业改革的思路和主线。我读后简单地概括了一下,或许对认识和理解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之后的企业改革有所启示。

  (一)确立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

  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转换经营机制,使企业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是增强企业活力的根本。国家曾通过承包制,赋予企业部分“自主权”和“自主钱”。这在计划体制下对解放生产力起到了积极作用。90年代初通过制定和实施“转机条例”进一步划分政府与企业职责、增加企业权力。这在推进政企分开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重大措施为确立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做了重要铺垫。

  我们要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高经济质量和水平,就必须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讲,包括国有在内的企业成为法人财产权的主体、决策主体、经营主体和盈亏的主体,是市场在配置资源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前提。为此必须重新确立政府———市场———企业三者的关系。在市场经济中,政府的重要责任是创造有效率的市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自主决策、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市场则基于供需关系,通过价格信号影响企业经营决策,从而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这是经经济体制改革实践得到验证的结论。

  随着经济发展,企业不但是社会财富的创造主体,是参与世界经济合作与竞争的主体,同时也越来越成为创造新文化、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我们应当尊重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不断明晰政府的定位和作用,把不断增强企业的活力和市场竞争力作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依据,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和实施促进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宏观政策。

  (二)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1992年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后,中央调整了企业改革的思路:由“一厂一策”、放权让利的承包制,转向推进企业制度创新,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基础。在传统体制下,国有企业是计划经济体制的支柱;计划体制是国有企业生存的依托。在城市经济中占80%以上份额的国有经济是一个产权主体、一个利益主体、一个决策主体,庞大的国有经济就像一个超级大企业,并由掌握公共权力的政府“经营”。与政府有千丝万缕联系的国有经济范畴,能否形成众多的各自独立的市场主体?这就成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绕不过去的问题。

  现代企业制度的根本意义在于较好地解决了国有经济与市场体制结合的历史性难题,即通过企业制度创新和改革国有产权制度,既使国家对国有资本保持最终所有,又使国家投资和拥有股份的企业成为各自独立的市场主体,实现国有经济与市场体制有效融合。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是向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迈出的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特征的现代企业制度确立了“企业法人制度”、“有限责任制度”和有投资者参与的科学的组织制度,即在建立有效的所有权委托代理体制的情况下,实现政企分开、所有权经营权分离等。

  从理论研讨、人员培训、制定配套文件、百户试点开始,到现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随着国有资产管理等诸多配套条件的改善,企业制度建设面临进一步深化。重要的是推进大型国有企业的整体改制,引进多元投资主体,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使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初衷更充分地在“顶层国有企业”实现。

  (三)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在很多行业国有企业不可替代的地位逐渐消失,竞争力不强的问题充分显现,国有经济有进有退调整的步伐加快。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国有经济的定位和发挥主导作用的方式,为加快国有经济布局调整创造了条件。例如,在石油石化、航空等重要行业,在电讯、军工等垄断领域以引入适度竞争为目标,对大型国有企业进行了大规模重组;在进入门槛较低的一般竞争行业,如轻工、纺织等,国有经济大面积退出;对一般行业则实行分类指导,抓好大的、放活小的。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以产权为纽带,进行业务重组。中小企业改革则因地制宜、因行业制宜、因企业制宜,区别对待,不求一个模式,不搞一刀切。通过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和股份制、出售等形式,加快了放开搞活的步伐。经过这一轮调整,国有企业减少了约10万户。国有经济向能源、基础原材料、重要公共服务、军工等资本密集、技术密集的重要行业、关键领域集中;非公经济准入领域扩大,中小企业迅速发展、活力增强。这为进入新世纪和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经济进入新的增长期奠定了基础。去年以来,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强力冲击下,我国部分产能过剩的矛盾充分暴露。我国企业面临向以新能源、绿色经济、电子信息为代表的战略新兴产业升级的紧迫任务。国有经济是政府控制的特殊资源,应当服务于公共目标,发挥非国有资本不可替代的作用。面对新的形势,国有经济面临新一轮有进有退的调整。如果国有经济能在产业结构升级上发挥引领的带动作用,那么国有经济在新形势下就很好地发挥了“主导作用”,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做出了大贡献。

  (四)实施“三改一加强”方针。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国有企业面临经济体制转轨、企业机制转换、技术和装备老化、管理方法陈旧、企业竞争力衰退的严峻形势。“三改一加强”总结了优秀企业的经验,画龙点睛地提出了企业提高竞争力的要素条件,很快成为搞好国有企业的基本途径。改革,即理顺企业与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理顺企业与管理者和职工的关系,克服企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解除历史负担,从而获得新的发展动力;改组,即改变企业大而全、小而全,重复分散和规模不经济的组织结构,提高企业组织的专业化、集约化水平,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改造,是指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品和落后的生产手段,提高效率、增强产品质量的保障能力;加强管理,是指以科学的管理实现管理的科学。其中改革处于主导地位。从一定意义上讲,“三改一加强”是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但是随着形势的变化应当赋予其新的内涵。

  (五)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核心竞争力。

  企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一直是我们关注的重点。执行国家“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跨越战略,大多数产业技术水平和生产水平迅速提高。但是,有了省时省力的技术来源,不少企业把企业主要资源投向了生产规模的扩张,而对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关注不足,无力进行更多的技术投入。造成自主创新能力薄弱、技术对外依存度长期居高不下,在不少领域受制于人。现在,在很多产业我国企业的技术能力已不足以支撑庞大的产业规模,呈现“大而不强”的状况。

  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新兴产业的兴起,为我国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技术追赶、提高产业话语权提供了机会。就传统产业而言,我们与国际巨头技术差距很大,但在新兴产业,差距就小得多。由于我们在传统技术中沉淀的资产较少,有利于产业转型。

  随着形势发展,我国原有比较优势正在弱化,新的比较优势正在形成。如果我们能有效地利用劳动者教育和培训程度普遍提高的有利条件,充分发挥数量庞大的知识型人力资源优势,就可能在智力劳动密集和智力与技能劳动“双密集”的新兴产业建立竞争优势。

  在航天、国防等一些重要领域,正是利用新的比较优势创造了新的辉煌。在其他领域的国有企业也应当更加敏锐地发现并积极利用新的比较优势,加大技术投入、加快技术积累,创造核心技术,增强核心竞争力。

  (六)积极推进各项配套改革。

  企业是一个个社会细胞,它走向市场,需要一系列配套改革的强有力支撑。上世纪90年代着手推进的国有资产管理、社会保障体系、住房制度改革、资本市场建设等都取得了非常可喜的进展,使企业改革发展的环境大为改善。现在应抓住有利时机,使已经有了良好基础的这些改革进一步完善,为企业创造更加良好的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

  (七)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

  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国企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做好企业的事,就要以人为本,既调动物质力量,又要调动精神力量。这是改革攻坚中战胜一个个艰难险阻并取得成功的基本经验。许多优秀企业自觉地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统一起来,把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融入企业的目标、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构建出具有本企业特点的企业文化,使企业改革发展都展现出生动活泼的局面。

  财务目标难于完全表达企业存在的社会价值,难以使全体职工理解自己工作的全部意义。实际上人们除了物质需求的满足感之外,还有对精神需求满足的要求。每位员工总希望作一番事业,都希望自己的工作得到社会、后人的承认和尊重。从这个意义上讲,崇高的企业目标可以赢得追随者,利润只是经营业绩的“计分簿”。

  企业文化正是基于企业社会责任,能使管理者和职工欣然接受的企业目标、信念、价值观和企业哲学、职业道德的总和,由此而决定企业的风格、效率和精神风貌。企业文化把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具体化,并提到了新的高度。它用尊重人、关心人、能唤起人们献身精神的企业理念和价值观,去开发职工的精神力量,把企业的追求与职工工作的价值联系在一起,使职工把岗位上的工作看作自己为之奋斗的事业,在工作中感受自我价值的实现。实践证明,精神力量是无形的,但它一旦被职工群众所掌握,就会焕发出巨大的物质力量。

  (八)改革劳动人事制度,持续开发人力资源。

  企业劳动人事制度是企业改革影响最大、牵动社会面最广、最为敏感的一个问题。“广就业、低工资、低效率”的传统劳动制度造成了“大锅饭、铁饭碗、铁交椅”,不适应市场经济。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大潮中妥善处理上千万职工下岗分流,这是国企改革攻坚中一个极大的挑战。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通过加快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惊心动魄地闯过了这一关。

  在市场竞争中,企业最珍贵的是人力资源。管理者和员工的归属感、积极性和技能、素养是企业竞争力的基本要素。借鉴发达国家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经验是必要的,但创建适合中国企业特点、“本土化”的人员选拔、配置、激励、培训和管理制度则更为关键;尊重职工、鼓励参与,使员工在企业有机会实现自己的价值并分享企业发展的成果,保障合法权益,是我们必须坚持的“以人为本”原则。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家是企业的灵魂,承担着聚集信息、资本、人才、技术等资源,并通过有效组合,为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责任;在市场竞争中他们是第一线的指挥员,在企业发展中他们是掌握航向的舵手。从某种意义上说,职业企业家这个特殊社会阶层的总体水平决定国家的经济效率和国家竞争力。优秀企业家往往是“一将难求”,是稀缺的人才资源,其稀缺程度远远超过资金和技术。提高国家竞争力,必须培育一大批世界级的企业领军人物,托起中国工业化的大业。

  激烈的竞争如大浪淘沙,正催生一批批优秀的职业企业家和高水平管理者脱颖而出。应进一步改革企业高管人员的培养、选拔、任用、激励与约束机制,为各类人才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使他们在市场竞争中锻炼、筛选和成长,这是富国兴邦的大计。

  国有企业改革可以粗略划分为3个阶段:上世纪80年代“预改革阶段”、90年代“攻坚阶段”、进入新世纪“深化和完善阶段”。攻坚阶段是承前启后最重要的阶段,着重解决的是结构调整和制度创新。《纪实》从一个侧面客观地记录了90年代国企改革攻坚的历程,为企业和实际工作者探索深化和完善国企改革提供了借鉴;也为研究中国改革的专家学者提供了基础资料。

(责任编辑:胡可璐)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