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借道曼谷“曲线回家”呼唤春运大智慧

2012年01月09日 10:25   来源:中国经济网综合   

  新闻背景:

 

  2012年春运于1月8日拉开大幕。面对火车票“一票难求”的现象,北京一名白领竟然先“借道”曼谷,然后再转机回老家昆明。这样一个“曲线回家”的案例成了不少异乡客的话题。(1月8日东方网)

中国经济网:借道曼谷"曲线回家"的小智慧与春运的大智慧

    从“摩托大军”到“借道曼谷”,从“买票难”到“上车难”,我们看到了春运的种种表情。但无论哪种表情的背后,其实都是一种无奈。不管你是白领还是农民工,你是领导还是群众,都需要承受来自春运的压力。“曲线回家”是幸运的,最起码还可以回家;可又有多少人仍然是想回家而回不去呢?

陈伟:春运如何告别买票难

    解决春运难,更重要的是从以下两个方面突破:其一,从需求端来看,民工返乡客流非常庞大。如果民工能够在城市安家落户,找到归属感,把老人和孩子也接过来,那么他们赶回家探亲的动因将大为减弱,即便是要归乡,也可能避开春节高峰期,选择错峰出行。如此一来,春运期间的人口流动规模将大为减少,有效缓解春运运能压力。为此,有必要大力推进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化,逐步破除户籍制度,并实现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西安晚报:多画直线春运才能少走“曲线”

    春运的重点在于运输,可春运绝不仅仅只是交通运输部门的事。早在2008年春运的时候,就有一家网站曾开设了“春运地图”的特色栏目。点击进入,就能大致了解到全国各主要城市的公路、铁路以及机场的状况。当时,笔者就曾撰文,希望各地交通部门以及气象部门能够着手制作一份更加权威、翔实的官方版的“春运地图”,通过网络、电台、电视台等途径,实时、反复播报,加上各部门在汽车站、火车站与机场的及时宣传等,让更多的人掌握即时资讯。可让人感到遗憾的是,时至今日,官方版的“春运地图”依然杳无音讯。

解放日报:期待网络购票更完善

    为什么先进的买票方式,在春运期间却如此遭人诟病呢?依笔者之见,这并不是“网络购票”方式本身的问题,而是这套系统不能适应大客流的问题;从根本上来说,还是供需矛盾的问题。从车站买票到售票点买票,从电话订票到网络购票,购票方式只应该不断增加,不应该逐渐减少。这套网络购票系统在页面设计、带宽设置等方面都有可优化之处,它需要结合中国春运实情、不断维护完善,需要乘客提出建议、给点耐心,而不是一棒子打死,让大家重回排队买票的时代。

红网:一封民工信 几多落差痛

    成为新闻人物常常能改变命运,但改变的只是个体,群体命运依然如故,且常常被新闻效应所遮蔽。正如黄庆红所说,我回家了,可工友们呢?他还可以加上一句,今年回得去,明年、后年又怎么办?今年的网络购票新规,与电话订票、票库票源一起共享,逐步构成了“公平购票”的网络。这些新方式的确可以打击黄牛,问题在于,打击黄牛并非缓解春运的核心。就经济规律而言,黄牛是一个指征,意味着供给已严重不足。

 

  CE编后语:

 

  网络上不去,电话打不通,铁道部隆重推出的购票新渠道关键时刻全掉链子。面对百姓的埋怨,铁道部选择了沉默、沉默,再沉默,让人不得不怀疑铁老大的诚意。


  曾以为事故和民怨让铁老大低下了高昂的头,平价盒饭、平价矿泉水、网络购票、实名制、乘务员集训......这一连串看上去很美的举措,有哪个真正惠民,落到实处了呢?

  铁道部的“好”名声已扬名内外,中国的百姓很善良,只要你诚心改过,不会不原谅你。网络售票也好,实名制也好,措施不在乎多少,关键在于铁老大是否真正倾听了民意。如果离开了惠及于民的前提,再多的举措都会是空谈。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

(责任编辑:王雅洁)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