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离世界城市还有多远 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当前位置     评论频道 > 理论百科 > 正文
中经搜索

北京离世界城市还有多远

2010年06月12日 14:37   来源:北京日报   傅 华

  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底蕴在哪里

  金元浦

  什么是北京建设中国特色的世界城市的深厚底蕴和显著特征?我认为,那就是人文。人文北京包含四大支柱,即改善民生、弘扬文明、繁荣文化、构建和谐,这四大支柱勾画了人文北京总体发展的目标。围绕人文北京的目标,北京市还提出十大工程,即民生保障工程、社会核心价值工程、市民文明素质工程、城市文明建设工程、学习型城市建设推进工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程、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工程、法治环境建设工程、社会建设推进工程。这十大工程是北京从文化领域、从人文的角度走向世界城市的一个很好的奠基工程。

  上个世纪末以来,整个世界发生了文化的转向,最主要的指向就是要解决文化和发展的关系问题。这反映在世界城市研究领域,就是人们对文化的关注越来越突出。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世界城市整体指标体系,总体来说,是一个经济性的指标、技术性的指标。过去我们提到发展,想到的总是经济。现在我们看到联合国和全世界众多的学者和机构都认为:文化作为发展的手段尽管非常重要,但是它终究不能降到只作为经济发展手段或者促进者这样一个次要的地位。也就是说,我们过去说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是从根本上颠倒了关系。应该看到未来的发展中,经济的确是极为重要的,但人类的文化和文明的进步才是我们发展的最终目标。

  在这样一个前提下,如何建设世界城市?我想在北京有一个两轮驱动、双翼齐飞的总体思路。所谓“两轮驱动”,就是高新科技的技术发展和文化的共同发展,构成创新型城市的“车之两轮”。与此同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构成北京文化发展的“鸟之双翼”,要两翼齐飞就不能光有经济型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另外还要构建满足纳税人享有的基本文化权益的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侯彦方)

共(6)页 首 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末 页  
延伸阅读
  • ·建设世界城市面临的六个挑战    2010年05月17日
  • ·重在充实这两个概念的内涵    2010年05月10日
  • ·世界城市首先是北京人的城市    2010年01月26日
  • ·2020年北京将建成世界旅游城市    2010年05月28日
  •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观察家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