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是谁的狂欢?

2009年10月24日 08:40   来源:解放日报   文/兴业全球基金 钟宁瑶
    创业板不出意外地火了,28家上市公司,以超过60倍的市盈率发行,实际募资超154.784亿元,比原计划多出83.184亿元。这仅仅是发行价,上市后个别股票达到100倍以上的“市梦率”也是自然的事了。

    谁在分享这场资本盛宴?据媒体报道,创业板的启动造就了一批亿万富豪,仅根据28家创业板公司披露的股东持股数量和发行价计算,已有74位身价过亿,其中排名第一的资产已经高达17.53亿元。这28家企业中,有23家企业曾获得VC(创业投资基金)或者PE(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投资,据统计它们的平均盈利已经达到十几倍。普通投资者要想从二级市场上大赚一笔,却不是大概率事件。

    有分析人士认为,60倍左右的市盈率是“合理”的,因为根据国外经验,创业板的总体平均市盈率高于相应主板市场,且创业板具有“高成长”的特点,意味着3年-5年后其价值成长便可支撑其价格,因此创业板股票有理由享受高溢价。但如何为“高成长”估值恐怕对很多投资者来说都是一个挑战。投资者在看到了高成长的同时,却没看到高风险的一面。

    遥想10年前,香港创业板启动伴随科技网络股浪潮的盛极一时,而随着网络股泡沫的破灭,香港创业板由盛转衰,之后几近停滞。目前的香港创业板市场,投资者参与热情低,交投不活跃,新上市企业寥寥无几。导致这样尴尬境地发生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上市企业质量的下降,优质企业不断转向主板。香港创业板的运作思路是买者自负,脱离基本面的暴涨之后是暴跌,使投资者损失惨重,不再愿意入场。

    华尔街最昂贵的教训就是相信这次与以往不同。《圣经》上写道,已有的事,后必再有;日光之下,并无新事。内地投资者的出价向来是非常慷慨的。这是许多投资者不能从股市中获得很多财产性收入的重要原因。投资回报取决于企业盈利和成长,买得越贵,收益越差,风险越高。投资者过于慷慨的出价和过低的投资回报率要求也宠坏了上市公司。一夜暴富,钱来得太容易,就不知道怎么合理使用了。已有将上市的创业板公司表示,将超额募集的资金部分用于还贷款,更有公司将部分募资用来买楼。难怪有媒体评论员感叹,公司忙活十几年也不如这一次上市来得划算。

    专家提醒投资者,创业板企业可能存在五大风险:首先,公司经营风险,创业板的企业普遍规模较小,小公司具有高度的不稳定性,不仅成长容易受到阻碍,甚至企业的生存有时都会发生问题;其次,技术风险,尽管有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比较强,但有些技术可能导致失败或者是被别的新技术所替代;第三,规范运作风险;第四,股价波动的风险,股本小,股价容易被操纵、恶炒;最后,估值风险,股票不可能无限期地背离企业的基本情况,一轮暴涨暴跌后,买单的仍然是普通投资者。事实上,在成熟市场,小盘股往往没有市盈率上的优势,甚至可能比不上蓝筹股。据说,巴菲特从未染指过高科技公司的股票,因为技术变化很快,一旦跟不上技术变革,企业的成长性会受到很大影响,甚至出现亏损。
(责任编辑:李志强)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