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从储蓄者变投资者

2011年09月20日 09:46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丁志杰
    在刚刚结束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温家宝总理重申去年与美国总统奥巴马会晤时所说的话:“美国要放开市场,让中国的企业到美国去投资,使债务变成投资,从而促进美国的就业。”这表明中国政府已经意识到,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的教训,中国不能仅仅充当世界的储蓄者,还要努力做世界的投资者。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扮演世界储蓄者的角色。根据中国的国际投资头寸表,到今年3月份,中国的对外资产达43948亿美元,对外净债权为19340亿美元,然而对外直接投资仅为3174亿美元,加上对外股本证券投资632亿美元,温总理所说的投资规模也仅3806亿美元,在海外资产中占比不到10%,在对外净债权中占比不到20%;而政府持有的外汇储备资产超过3万亿美元,其中主要是国债等债务性资产。这严重影响了中国对外开放的效益。以2010年为例,中国对外负债的成本为4.76%,对外资产的收益率为3.17%,对外净资产的收益率仅1.02%。

    实现向投资者角色的转变,是深化对外开放的需要。长期以来,对外开放形成了以出口和利用外资为主的模式。对走外向型经济道路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这种模式是开放初期的必然选择。随着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这种开放模式效益低下的质量问题凸显出来。解决问题的方向是拓展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全方位、更深层次地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从以出口和吸收外资为主转向进口和出口、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在世界经济分工中的角色由储蓄者转为投资者,实现对外开放的转型。中国人均GDP已经超过4000美元,国际经验表明在这一经济发展水平上对外投资将加速。2006年底中国对外投资存量不到1000亿美元,2010年底达到3108亿美元,4年里增长了2倍多。这还不够。“走出去”,投资而不是储蓄,是政府和企业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

    深化中美经济合作有着广阔的前景。中国需要扩大对外投资,美国也需要包括来自中国的外国投资。当前美国经济增长乏力,企业投资缺乏动力,中国企业到美国投资,无疑给美国经济复苏和就业带来新的元素。美国放松中国企业的投资,也为中国的国际收支顺差回流美国拓宽了渠道,有利于全球经济实现再平衡。

    一些国家投资保护主义大行其道,也是中国对外投资发展受阻的原因之一。过去几年,美国以经济安全审查为由,让一些中国企业在美投资计划流产。根据美国经济分析局公布的数据,2010年底美国在中国的直接投资为605亿美元,而中国在美国的直接投资仅为32亿美元。深化中美金融投资合作,任重道远,需要双方政府的共同努力和推动。

    (作者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院长) 

(责任编辑:王国信)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