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报令”下,有“自主”吗

2011年02月17日 08:03   来源:钱江晚报   

  本周双休日,“华约”、“北约”自主招生联考就要隆重登场了。今年“华约”、“北约” 自主招生仅在浙江就招7000余人,又是错时考试,照理只要考生愿意,完全可以鱼与熊掌兼得,甚至还可“复旦”“卓越”齐报,但现实每每是“骨感”的。据《钱江晚报》、《今日早报》报道,大多数高校都要求学生的报名材料由所在高中盖章证明,像杭二中就限定学生只能盖两次章,即只能报考两次联考,还有不少重高对符合条件的学生进行推荐时,干脆只推荐一所高校。去年年底,省内不少中学即对学生下达了此类“限报令”。

  高校招生“自主”了,考生报名却“限报”了,不能“自主”了,这怎么看都有点悖谬。虽然那些被学校限定只能参加一次联考甚至一次都不给推荐的考生,还有“自荐”的权利,但高校给重高的“推荐名额”不是白给的,“自荐”者除非如毛遂一般出色,不然估计只能锥处铁皮囊中了。

  按理说,让自己学校的学生多报考几所高校、多参加几次国内名校联盟的选拔,不是给了学生更多的机会,给他们上了“双保险”“三保险”了吗?为什么要拖其后腿,限制其自由?杭州一重高校长说:“说到底,能不能被高校录取,高考成绩是第一要素,即便有自主招生的加分,也未必能上心仪大学。我校去年还有学生因为参加自主招生考试没有通过,自信心受打击,高考发挥严重失常的……”原来联考魅力虽大,但盲目报考,只会浪费了应付正经高考的时间和精力,学校还是在为学生的应试前途考虑。

  当然,“限报令”的宽严程度还是取决于“华约”“北约”们给该校的推荐名额的。高校既然是“名校”,高中学校自然也得是“名校”“牛校”,像浙江省高考“牛校”镇海中学2011年高三毕业生380多人,25所高校给镇海中学提供的推荐名额就有280余个,其中清华、北大两校给的推荐名额多达40余个,至于一些非名校学生,自然再出色也没资格被推荐,成为“马太效应”的牺牲品。而“名校”“牛校”也要让学生限报,更说明所谓“三国杀”的几大联考,在中学老师眼里,岂止是“小高考”,就对学生应试精力的分割而言,与高考又有何异?

  也就是说,“华约”、“北约”的所谓“自主招生”的联考,第一不能动摇高考“一考定终身”的地位,不可能像民国时期那样录取数学考15分的钱钟书、数学考0分的臧克家、英语考0分的钱伟长这样的偏才怪才进名校,与自主招生多元化选拔人才的初衷相违背,其集团作战的目的仅是便于“掐尖”竞争,客观上必然挤压中下游学校的生存空间,不利于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校的健康发展。第二不能改变应试教育的评价模式,增加的几场联考,虽说对有些考生而言是“锦上添花”,但对很多考生来说,只是徒然增加了“陪绑”的压力,是对高三原本已紧张至极的应试教育“火上浇油”。

  这样的“自主”,离终点还远着呢。

(责任编辑:胡可璐)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