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自主招生初审,七成大中城市学生。清华招办主任于涵说,今年通过清华初审考生中,约1/4学生来自于县级或县级以下中学,覆盖了全国800余个县级行政区域。(《新京报》1月13日)
高校自主招生作为当前选拔优秀创新人才的新探索,是教育改革的一件大事。从目前语境看,“七成来自大中城市”这样突兀敏感的数据显然有悖教育的公平性原则。公共教育资源不能只用“厚此薄彼”的方式来体现“效率性”,而更应有所倾斜、有所照顾公共教育资源不均衡的“低洼地”,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原则。
在美国,做法恰恰与我们相反,越是在办学条件差的地方读书,越能获得高考加分。美国名校录取的一个游戏规则便是:一个从小受到最好的教育,成绩和履历都非常优秀的学生,经常在录取委员会中受到这样的质问——既然已经有了这么多机会,我们学校为什么还要把另一个难得的机会给你?道理很明了,那就是你从小就站在高的起跑线上,享受着优质的教育设备、高素质的教师资源、教育政策优势等等,如果再在最后的高校录取中占据绝大份额,那只会蚕食公众对教育公平信仰,放大教育资源不均衡下的马太效应。
在中国,尤其是高等教育被寄寓是社会底层群体“鲤鱼跳龙门”的一次华丽转身,“考上大学,走出山沟沟,睁眼看世界”曾被一代代贫苦阶层看作是向上流动的一道曙光。数年前,一篇《我奋斗了18年才和你一起和咖啡》激发了社会群体共识,如果阶层凝固、通道阻塞,仅有的受高等教育机会都被排挤在外,恐怕奋斗了N年也再难以和你一起喝咖啡。
“教育公平”是“社会和谐”的基石,温家宝总理曾从“穷人经济学”谈到“穷人的教育学”,学校的大门是向人人开的,让所有贫困家庭的子女都能上学,真正享有受教育的平等权利……高校自主招生的理念还是多学学温家宝总理的“穷人教育学”,多给农村娃设计“绿灯通行证”。
(责任编辑:张秀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