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日前对今年中学校长推荐并经审核通过的210名学生名单进行公示,有关负责人明确表示,不鼓励招收“偏才”、“怪才”。此语一出,引发社会热议。
8年前,全国22所高校获准可按当年招生名额的5%进行自主招生。多年来,高校自主招生制度不断改进,参与学校数量和招生名额都有所增加,其中一个重要的出发点,就是为“偏才”、“怪才”留出一条特殊的通道。那么,此次北大为何要来一句“不鼓励”的言论呢?这位负责人的理由是:大学选拔标准带有“指挥棒”性质,如果大学把“偏才”、“怪才”作为自主选拔录取的标准,那就一定会出现一大批根据这个标准制造出来的所谓“偏才”、“怪才”,而这些绝不是北大希望的拔尖创新人才。
北大的困境并非个例。近年来,自主招生成了不少人眼中进名校的捷径,各高校每一次意在鼓励强化中学素质教育的招生改革,几乎都会成为应试教育施展身手的新“舞台”。比如,复旦大学2006年参与“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验”,推出针对十门科目的笔试“千分考”,第二年就有培训班开出“千分考强化班”,学生和家长趋之若鹜。更有甚者,有的中学索性加课,开出了针对大学自主选拔的所谓“专题辅导”。再比如,随着同济、财大等越来越多的学校通过“笔试+面试”手段进行自主招生选拔,风生水起的培训班又新增“面试策略解析”等内容,辅导书、视频教学等手段也迅速配套到位。难怪有位高校考官直言,面试中明显会感觉到有些考生是在“背书”,所思所悟“并非发自内心”。如此“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选拔,势必叫人感觉迷雾重重。
高校自主招生,到底要招哪些人?究竟怎么招?我们都在期待着接近完美的答案。此外,整个社会也该扪心自问:是不是有太多的功利之心,让教育体制改革一边负重前行,一边却在悄悄变形?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