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通过清华初审的考生只有1/4来自于县级或县级以下中学,不是他们天赋不够,只是他们中的大多数家庭承受不了这种个人能力加家庭财力的“综合考试”。
在争议中前行的高校自主招生再次引起了公众关注。清华招办主任于涵12日说,今年通过清华初审的考生约有1/4来自于县级或县级以下中学。这无疑是个让县级和县级以下中学感到沮丧的消息,毕竟他们的学生远不止全国的1/4。失衡的比例直观地映射了高校自主招生的不公平。
说这个结果不公平,并非认定清华的初审有不合规章的问题,堂堂清华大学应该不会歧视小城市和乡村的学生。这个初审结果只是印证了,现行的自主招生办法确实对大中城市之外的学生,尤其是家境贫寒的学生,形成了制度性的不公。
目前,自主招生正在制造学生“赶考”的现象,科举时代“进京赶考”也不过一考定终身,而现在的学生则需要南下北上,尽可能多地参加各大高校的自主招生。机会越多,意味着成功的概率越大。本报1月8日曾经报道过,青州一个高三学生,除了学校推荐的中科大之外,又通过自荐报名参加了包括北大、山大等在内的13所名校的保送生选拔。这种漫漫征程不仅考验着学生的耐力,也考验着学生家庭的财力。在农村,能有多少家庭承受得了这样的开销,可想而知。一次又一次的考试无形中提高了大多数农村考生进入名校的门槛。湖南师大的数据统计显示,2010年获得自主招生资格的学生,农村学生不足10%。
为什么通过清华初审的考生只有1/4来自于县级或县级以下中学,不是他们天赋不够,只是他们中的大多数家庭承受不了这种个人能力加家庭财力的“综合考试”。寒门学子无奈“弃权”,家境优越的学生就有了更多跻身名校的机会。招生制度的不公平就体现在这一退一进中。
入学机会的不公平首先动摇了教育的公平。《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完善高等学校招生名额分配方式和招生录取办法,建立健全有利于促进入学机会公平、有利于优秀人才选拔的多元录取机制”。自主招生虽然打破了一考定终身、集中录取的弊端,但改革的成果应该公平分享,不能只让寒门学子望梅止渴。长期的教育不公平也会动摇社会的公平。接受高等教育一直是社会底层改变命运的最有效途径,而现在这条通道似乎有了一道不断增高的门槛,上面写着“财富”二字。
破解这个困局,单纯地寄希望于高校对家庭贫寒的学生采取倾斜政策,难度颇大。毕竟是自主招生的制度把这些高校推进了“市场竞争”的环境中,他们不能限制有条件的学生寻找更多的考试机会,也不太可能给贫寒的学生发放考试补贴。这就需要教育管理部门从制度上完善自主招生考试,促使各校在制定招生计划时多向教育资源短缺的地区倾斜,在制定招生形式时多考虑社会中下收入家庭的实际情况。教育公平既要防止权力的腐蚀,也要防止金钱的渗透。
既然我们在普通高中的教育上实行财政投入为主,能否也在这些学生的考试环节上加大财政投入,尽可能创造相对公平的考试机会?无论贫穷还是富有,所有的学生都应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竞争。
(责任编辑:张秀华)